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楼市的喧嚣反证了需求强劲

(2008-07-03 14:30:09)
标签:

房产

居住水平

福利分房

房价

房改

楼市的喧嚣反证了需求强劲

陈宝存/文

 

追溯房价的不同声音,绝不是近三年的事情,而是早在90年代末期就开始了。原因是住房改革以前的福利分房制度。货币化购房的最初,我们都不适应这一变化。

 

[98年房改,我自己的单位福利房两室一厅,使用面积60平米,房改部门收我的现金1.9万元,我觉得高了。毕竟那时的基本收入是很低的。(当然不是我的收入低,而是人均收入)]

 

随后的住房货币化,再怎么也改变不了人们的印象。所以,货币化或者市场化从最初人们接受起来的难度都是很大的。

 

记得朱总理上任之初,呼声很强烈的是房价太高,对比的就是福利分房的400多元/平米(还是使用面积)。那么正常的成本怎么也不会低于400元/平米。最初的市场化分房,土地还是完全国有,征用是很低的。几乎可以不考虑土地成本!

 

毋庸置疑的是,市场化改革才提高了全民的居住水平,但我们现在的居住水平,尤其是城市的居住水平和乡村比起来还有较大差距。只有在住房上,农村的居住面积是高于城市的。(凭得还是经验,没有数据作支撑)

 

比如别墅,城市富人的最大追求,面积不过是农民的小二楼。当然农民的房子舒适性差了一些。只是农民自建的,没有所谓的正规产权。

 

所以怎么卖都觉得贵,再贵还要去买,这就是市场化10年的悖论。但是随着土地和所有建安费用、融资成本、人工费用、税费的大幅增长,回到福利分房的是代再也不可能了。但是,这是历史的进步!

 

喧嚣自会继续,但是需求却是无法降低,现在的观望也是正常的,毕竟07年的楼市上涨的太过迅速,不论供需双方,都很不适应。但是这样的房价状况如何改变?光喧嚣没用。谩骂也没用,拿出降低房价的切实可行的政策,也会被不断高涨的土地价格所消灭。

 

适应起来很难,但却是不能不适应的!

 

降低房价的办法很多,但起大作用的只有:

 

1.土地直供,地产开发公司直接征收,政府免收出让金和土地收益;

 

2.房地产税收的大幅下降,甚至免税;

 

3.银行资金无息提供。

 

当然不可能,三点一项也不可能。至于其他的措施,不会影响房价的大的走势。

 

如果可以按需改善需求,那么无疑100%对自己的现在居住水平不满意。这是正常的,所以需求也是无限的!未必京深沪穗的朋友就想住90平米以下的。

 

只有坚持市场化,人均的居住水平才能不断被改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