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治标不治本的宏调政策

(2008-06-17 07:07:15)
标签:

房产

土地征用

住房

主因

             治标不治本的宏调政策

陈宝存/文

五年的本轮宏观调控。因为基本思路的错误,无疑效果不佳。半年来的观望,仅仅是所有政策均在加大购房者的购房成本上下功夫。限制这限制那,延缓需求,但是绝不可能最后消灭需求。

基本思路是限制炒房者,但是我们都知道炒房的基础在于需求,不是基本需求的强大,被炒的房子卖给哪个?限制炒房从根本上还是加大购房者购买成本!

市场化是拒绝过度调控的,尤其是现在这种几方均不讨好的调控。如果是购房者有罪,那么过度调控还有道理。实际房价上涨的主因还要归结于所有针对房地产市场的政策。

为什么几方不讨好?

首先:作为商业银行,按揭和开发贷款一直是最优良的品种,现在在提高首付比例之后,仍然限制放贷时没有道理的,所以只是行政命令的限制,非商业银行的本意。北京公积金贷款对于保障住房的10%的首付比例实际说明公积金对房地产市场的心理预期;

第二:对于消费者,被动的承受买房成本的加大,但是购房需求还不能消灭;

第三:加大开发企业的开发难度,使得融资成本高企,具体到一块土地的开发上,成本的加大只会转嫁到购房者的身上,无疑也是加大购房者的成本;

第四:对于地方政府,加大保障住房的供应只是口头上的事,一是土地征用的难度,而是财政的入不敷出,行政命令式的要指标,要保障类住房增加多少多少,没有资金的支持,对于地方政府是没有吸引力的,只有转嫁到商品房开发上,在商品房项目上配建保障住房,才有限价房里建别墅的怪事发生。

 

违背市场规律的政策短期引致观望,但是造成房价上涨的主因没有解决,各种成本上涨速度明显,土地又是不可控的,更不可能降低土地征用成本,地方土地部门的积极性或者是地方财政卖地的积极性不能消除,观望之后是什么局面?

说到底还是财政困局引导地方政府追捧土地拍卖,过度追求土地出让金和土地收益的结果。但是也是地方政府的无奈!再强大的都有养人的压力,都会入不敷出,这就是地方政府不投入保障住房建设,而且大力推进土地价格上涨的真实原因。这一问题不解决,税收不下调,如何实现开发成本的下调?

转移矛盾,被蒙蔽的只是少数无知的人。

开发企业没有控制资源的能力,不该承担所有房价上涨的责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