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房奴之说是非理性的

(2008-03-23 11:19:12)
标签:

房产

80后

老太太

是非

房奴

中国

                   房奴之说是非理性的
陈宝存/文
 
 一个中国老太太和一个美国老太太在天堂相遇。中国老太太说:“我攒够了30年的钱,晚年终于买了一套大房子。”美国老太太说:“我住了30年的大房子,临终前终于还清了全部贷款。”

  这是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现在又有人拿来批驳这个故事带来的影响,认为中国的房价上涨这个故事的影响是很大的原因。

  所以房奴之说又对准了需求,认为买房不如租房理性,一辈子做房奴很悲惨。

  貌似有理的分析,但在我看来,房奴之说未必确切。

  2002年我决定买房,那时我有存款10万,刚刚有按揭,但我不了解,所以我决定先看看再说。最初看的是20万左右的总价,确定面积是130平米左右。但实际我们最瞩目的是石家庄筑业花园196平米的四室两厅,2700元/平米,总价56万左右。经过半个月的看房之旅,我们定下了阳光水岸155平米的三室两厅,2802元/平米,总价在46万左右。我们交了首付10万,贷款35万(30年)月供最初2075元。压力大吗?我们没有多大的压力,毕竟在收入很高的单位,实际收入家庭年收入18万左右。

  但这不是唯一原因,而是另一种思路,我是主修经济学的,还了解一些货币知识。我也经历了42元的月工资直至5000元的月工资,而这一过程是85年至93年,仅仅8年的时间。

  老百姓土话称之为“钱毛了”,知识人群称之为“通货膨胀”。

  我认为我们错误理解了通货膨胀。我称之为财富的积累。

  我当时认为,10年之后我的家庭年收入(打工)应当在30万元以上,不论是否膨胀。我的贷款35万本金不变,在30年之后的2032年,估计是我一人的年工资。我算是没有什么发展的,保守估计。

  我们一家属于存不住钱的那种,颇有80后的风格。虽然我们分别是60后和70后的。如果不在买房之消费,别的消费会很大,当然不会节衣缩食,第二年不管房贷,又买了一部车,这是40岁的我干的事。

  我看《奋斗》很上瘾,那本来不是我的生活,但80后的孩子们的奋斗我确实很看好的,这一代人有理想有奋斗,决不是老人们所能理解的。我想成为房奴的几率不大。

  房价上涨却是我们很不适应,我也如此不适应,但我认为这绝不会成为80后孩子们的负担。压力越大动力越大。我想孩子们不会认同打工的,房奴只是打工混工资者的代名词。随便做点生意,不论大小,房子问题根本不是问题。

  我周围有很多80后的小朋友,我在和他们一起奋斗。我们的心是相同的。别抱怨什么,因为解决不了,只有奋斗更好的前程。房奴是愚笨的,更是懒惰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