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了
刘老师执教的《找次品》这节课,下面我就这节课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和体会。
纵观整节课,教师教学理念新颖,试图通过让学生操作、讨论、感悟,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优策略,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习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一、重视小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刘老师在这节课上多次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学生通过小组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活动过程中逐步养成合作、交流的习惯。合作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积极的个性心理品质,在交往互动的过程中,使学生多思维,多实践,多表达,能更多地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十分重视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供一些让学生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不断地自由参与,自主学习,让数学课堂呈现出活泼的情景,使数学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二、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
培养学生数学思想方法一直是我们数学教学学科的特色。无论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简单的教材还是复杂难的教材,老师在教学时候都应该渗透一定的数学思考方法。许老师在教学探讨待测物品数量为5个、9个时怎样找次品,并罗列出各种解决方案;然后从这些方案中寻找规律,总结、提炼出一般方法和优化策略;最后,再利用归纳出的方法去解决待测物品数更多时的问题。这过程中,刘老师就渗透了不完全归纳法,优化策略、分析,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这里,刘老师的设想是美好的,但在具体实施中,由于学生讨论不出最佳方案,最后还是老师直接把最优策略告诉学生,学生没有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所以对老师给出的结论似懂非懂。我认为教师让学生从待测物品中找次品,不需要从1到9个依次讨论,这样既浪费学生的时间,也浪费学生的精力,以至于时间不够,教师可以选3个、5个、9个比较典型的待测物品的个数,在讨论时强化方法,当学生找到了规律,掌握了方法后,教师可以出现多个待测物品,让学生猜测找次品的最少次数,以此来达到预设的目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