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爆红」的社会价值观本身也爆红,短短十年就从第15名跃升电视节目崇尚第一名!

(2011-07-25 10:43:59)
标签:

美国

价值观

第一名

知名度

电视节目

it

「爆红」的社会价值观本身也爆红,短短十年就从第15名跃升电视节目崇尚第一名!

今天引用一份刚自UCLA出来的报告,登在近期《Journal of Psychosocial Research on Cyberspace》期刊,他们将9岁到11岁的儿童节目做个研究,结果发现,现在的小朋友被教予的价值观已被大为改变。

现在的小朋友,被教予最多的价值观,就是:「知名度」(fame)

知名度最重要,fame is everything!我们若简称知名度算是追求一个「爆红」,那么,「爆红」就是现阶段是最红的价值观!

这份报告虽然出现在美国,但我觉得也可以运用在亚洲这边,从这里,影艺杂志与崇尚艺人的风气确实让更多人抱着「打死都要出名」的人生态度,好处是,这样也算是努力向上的态度,但,我们损失了什么?还不知道!

有趣的是,美国这份研究,是每十年固定进行一次的,每次都选出当时最流行的两个节目,找出剧中的人物,请心理学家为他们做个profile,看看这些人所崇尚的特质是什么,做个比较。1967年他们使用「Andy Griffith」与「The Lucy Show」当样本,到了1977年就用「Laverne & Shirley」和「Happy Days」,到了2007年就用「American Idol」及「Hannah Montana」,的确都是当时最具代表性。

「知名度」爬到第一名,那我们来看看,谁从原本的第一名跌下来?

答案是「小区感觉」(community feeling),应该就是「交朋友」的意思,从1960年代开始,每次研究当时的电视节目,节目里的人物都是强调「交朋友」,一直都是第一名,只有在1987年小小掉到第二名,没想到,却在这一次滑铁卢到了第11名!另外,原本也名列前茅的「帮助别人」(benevolence)在1997年还是第二名,这次就掉到第13名;「文化传统」(tradition)原本在第四名,现在掉到了第15名;反而是这个莫名奇妙的「知名度」(fame),在1987与1997年都还排在第15名而已,这次突然大翻身跳到第一名!连教授都说他感到非常讶异,这十年来竟变化这么大!

我们说,大家求「一夕爆红」,于是,现在「爆红」这个概念,本身也「爆红」了,十年来,已经彻底的改变社会价值观!

才十年而已!

接下来,你一定好奇,以前的前五名,纷纷落到十名以外了,那现在的前五名除了「出名」之外还有哪些「新价值观」呢?

在2007年这次,第二名到第五名分别是:「成就」(achievement)、「令不令人喜爱」(popularity)、「形象」(image)和财务成功(financial success)。单单随便一看这个前五名,就会发现,现代的电视节目的确以「成就」这类成为主轴、成为诉求重点。

然而,单单骂电视影片怎么如此强调「爆红」其实也不是对的,因为「大人」自己都是相信这个了。另一篇报导指出,现在的大学生「自我感觉良好」到了最高点,虽然自我感觉良好可以带来自信心,但也损及和朋友的关系,看来这个社会价值观,已经深入到了每一个阶层,牺牲掉的,就是「互相帮助」、「朋友」等等。

不过,我觉得,其实现在的电影、电视剧,仍然存在很多朋友关系、帮助别人等桥段,其实朋友、帮助、buddy buddy,都仍是好莱坞电影不变的固定剧本,那为什么它们被打败下去?我想,只能说,「爆红」的魅力太惊人,让大家很自然的去崇尚它。

「爆红」本身能在十年之间爆红,绝不是没有道理,或许,如果不想被爆红牵着鼻子走,那,这个社会得要想想,还有什么比「爆红」更厉害的新价值观?有吗?

(照片credit: Nick White)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