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下去,做得更好!介绍一个新部落格给大家:Not Mr.6

标签:
it |
最近时报出版刚推出一本精彩新书《会说才会赢》(亦可见时报商学院粉丝专页),它在说,目前成功的人士中,卡夫卡写出了人生的荒谬、贾伯斯展现了科技的潜能、史匹柏导出了人类的想象空间、杜拉克诠释了管理的智慧,他们成功的关键都在──
「说」。
不是做!
他们都很会说故事,这本好书刚好符合最近正在想的事──
Nike的口号一直都是「Just Do it」,励志大师的口号也都是「做下去」,我们的T恤印着「做,就对了」……我们都很强调「做」,但为何有的人很愿做,有的人就没有动力做?
某天晚上待比较晚,只剩几人的办公室、呼呼吹的冷气声,突然想起,做做做、做做做,这么辛苦为了啥?出租车司机告诉我,他早就看完变形金钢三,也早就买了「会动的清明上河图」的票,自己,或同事,被这个办公室给绑住──这么努力的工作,WHY?
突然间,我发现,一切是因为「说」。
我,做一个blogger,有「说」的权利,也有「说」的责任,也因此,我会这么的努力,将事情做好。
很多人都想好好大做一场,但如果不只是「做下去」,也跟着「说下去」,会如何?
很多人都是默默在做事、做很多事,但上天给我的特别机会,让我可以一边说、一边做,也就因为这样,不知不觉中,就有了比别人都还多「做」的「动力」了──既然都这样「说」了,那我一定要做到;我一定要做到,才能继续的「说」──说和做原本是「两回事」,但在我的生命里,「说」和「做」被强迫合而为一。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说」的机会,就绝对不可能「做」得这么有活力,所以,「说下去」是一件好事,值得推广──
三周前我们和时报出版接洽看到这本书,就决定要与Mr.6白砖会分享,介绍这么一本书给高阶白领专业人士;后来,我更想将这本书与「Mr.6团队」的所有成员分享──
这是一支肯做事的团队,从发想、创意、策划、设计、制作、执行、修改直到流量涌入……这是一个小社会,在这里面,有的人比较快决,有的人比较细心,有的比较有个性,有的比较随和,有的比较擅于说话,有的擅于沉思,有的理性思考,有的感性处理,有的勇于征战,有的顾全大局,有的已经离开公司,还和我们维持联络,有的离开公司因为缘份没有与我们联络,却和同事依然联络,这间公司里面现在或曾经参与的每一个人,都是我们永远的伙伴──
可惜的是,他们都是Mr.6团队,但不是Mr.6。
来我们办公室,你会发现现在团队虽已几十人,但看起来还像当初几个人的「团队感」摆设──所有座位全部都打成一排,所有的主管的位子都在其中。我想,就算到了二百人,这个办公室也会是这样「团队感」的设计,但是,Mr.6团队,依然一直不是Mr.6!
差别在于,「说下去」的机会。
两个月前一场会议,我们有了这个想法──Mr.6天天写部落格,但Mr.6团队,没有部落格,很可惜!团队里人才济济,平时,同事们以email分享很多很多看到的新案例、新思维,大家很多看法,从来没有对外发表过。大家没想到,这个团队的成员,早就有「说」的能力了,而「说下去」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写部落格的五年多,改变我的人生,最快乐的日子因为部落格而带来,最伤心的日子也因为部落格而带来;我想将这些介绍给我每天工作的伙伴,让他们感受到其中的趣味,也感受到其中的挑战──
就让Mr.6团队每个人,都有一个部落格吧!
取名呢?我们平常还蛮多鬼点子,帮企业想过许多名,但这次却脑塞想不出来,只好暂名…唔,「Not Mr.6」(不是Mr.6)。
介绍文如下:「Mr.6团队创立于台北市,初期以市内各咖啡厅为办公室,近三年来协助台湾500大公司建立『明日企业』,为企业规画最新型态的Facebook营销以及网络上各式各样的操作,是一支非常年轻的团队。Mr.6团队人才济济,估计大约百分之九十六点七的团队成员,不是Mr.6。」
没错吧?
特别强调,共笔部落格的世界里,「Not Mr.6」只是一个小小的「晚辈」,我和团队说,我们还要和许多老大哥、老大姐多学习,请给我们一点时间成长。对我们这个团队来说,最重要的是,这是让团队成员「小小品尝」部落格的美好与挑战的好机会,部落格是无法获利的,但心灵上我们获得满足,当「Not Mr.6」起飞的这个第一天,我第一次感受到自己有了一起行走的伙伴,就算这个部落格流量是零,大家也继续感受「说下去」的精彩。
我想,大概要到半年~一年后我们才能「正名」,到时候就看它到底是什么样的网站,再取作什么样的名字好了。
无论它会怎样,「Not Mr.6」亦是一个宝贝,我们维系回忆的所在,我们共同做过的努力,而这些回忆与努力,不是Mr.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