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打消“中介”的梦想与现实

标签:
杂谈 |
http://mr6.cc/wp-content/uploads/2009/03/a35.jpg
这几天看到一篇来自澳州的新闻稿,由一间网站「OurExplorer.com」所发的。这个网站做的点子其实很有意思,目前大家都已经习惯在线上订机票、订旅馆、订车子……那,为何不顺便也订一个「当地的导游 (tour guide)」呢?这种导游并不是从家乡跟着你一起出发去旅行,而是在当地,一天、两天的时间,跟着你玩某一座城市或某几个景点的当地地陪。
OurExplorer.com让你在线上直接遥远预订一个当地的导游,目前它号称提供110个国家,总数高达1500位的导游,供旅客选择。这庞大的数字还待确认,但我点进去,随便每个国家至少还真的都可以找到五~六位导游,对一个人来说,五、六位选择其实也够了!
这个网站的每位导游也都有一个「个人档案」(profile)页,这些导游详细提供了他们的自我介绍、照片(常常是和之前其他旅客的温馨合照)、居住城市……另外还包括「最短旅游时间」、「最长旅游时间」、「预定会面地点」,譬如这位葡萄牙女导游最短可带半天,最长则带全日,下方还有「客户评价」(Testimonials),往往是一封客户寄来的感谢信就可嗅到这个导游如何,譬如上海的女导游 Jean Liu即得到不错的评价。还有「评分」(ratings),导游之间也会互评。
这个网站很方便,只要在导游的个人档案旁边按下「订位」键,就像订机票一样,从一张日历选择目前可订的时间,订下后,马上开始线上刷卡付费。现在大家买旅程都已经习惯在线上刷卡了,刷这一段,心理上应该非常轻松。
这种「导游直贩」的点子,早就应该成功的,对不对?
第一次听到这个点子是在大约六年前,由同学的口中讲出来,后来陆陆续续也都听过有人想到,有没有做出来则不知道。看看 OurExplorer现在的竞争者其实也很多,至少包括Tourmandu、GetYourGuide、TravelGuru,后面两个一个是2007 年创,一个是2008年创,都还算很新的网站。另外可以和OurExplorer扯上竞争或勉强相关连的还包括Cleartrip、 CommunityWalk、Just Landed、Offbeat Guides、Trivop、Halogen Guides等等。该篇新闻稿更直接帮OurExplorer点明另一个竞争者--也就是旅人最好的导游:「Lonely Planet」。 新闻稿宣称,一位英国的旅游专家Tristan Rutherford在他的一篇文章《Battle of the Orient: guidebook vs tour guide》写到他在土耳其旅游的经验,比较手上一本Lonely Planet旅游书和一位透过OurExplorer.com找来的土耳其当地导游,两者相比较,写了一大堆,最后的重点是:「一千句写在旅游书上的话, 就是无法传达应该传出来的情感!」意思是鼓励大家不要买书,要找当地的导游,让他们带你到「最近」当地流行的地方、事件、人物、书籍……说一篇又一篇带着 感情的当地故事,若你要找当地的导游当然来找OurExplorer.com就对了!
不过!不过!
这么多竞争者,这么多点子主人,像这种「线上订导游」的网站,包括OurExplorer在内,显然并没有成功! 「线上订导游」,似乎是网路上最大的失落之一;很多人曾经看好,但最后做出来的成果却不成比例! OurExplorer.com事实上已经拿掉许多Web 2.0不切实际的想法,譬如他现在压低「供赏比」(Sharing-to-watching ratio,SWR),只允许有牌照的导游过来,而不是随便谁都可以过来当导游;网站也设计的还不错,宣传也都切中要害,该做的都做了,就是不见那悦耳的起飞铃声。
有趣的来了──
在OurExplorer.com开站之初,曾有一篇文章下面
,出现一位旅游界的资深人士,提出他对OurExplorer这类的点子的精辟见解──
这位人士曾是欧洲某家上游批发服务的大型线上旅行商,他一发言劈头就说,像OurExplorer这样,想建立客户基础是非常非常困难的,因为,大家都已经在使用Hotel Beds 、Worldspan、Tourico这些网站,如果你手上真的有很多的导游,那,就应该专心来寻找、收集、建档这些导游,把另一端交给那些已有大群客户的零售业者去做,也就是亲自去和这些零售业者谈,让他们帮你,把导游卖给终端客户。如果OurExplorer是抱着这样的做法,那,这个网站应该专注的是提供web services的XML界面,让那些零售网站轻松整合起来。
看了这个人的评述,一般会觉得,真有道理!
没错,的确有道理!
但我知道,以上这些合作,却不见得是OurExplorer可以去做的,也不是OurExplorer适合去做的。
为什么?这就是传统生意与新创网站脑中想事情的差别。网站创业家想的是直接的,摆明了要跳过好几层「middle man」, 创造一个新平台。有的创业家自己也搞不清楚中间一共有多少层在层层叠起,反正这是一个好点子就做下去了!像 OurExplorer.com这样的「Two Mass」的系统,抱着直接撮合「导游」和「旅行者」两大块的「大梦」,或许其实只是虚有声势,因为OurExploerer一开始肯定只是「空站」,什 么都没有,或许站内大约有几百位导游,但厂商自己想办法动员去谈应该也可以谈到这程度。 OurExplorer的model一开始他根本就只想先做几个deal,再从这几个deal去学习如何玩玩旅客、导游这两批人的结合,也就是这 样,OurExplorer很难去和任何人谈合作,它原本就是抱着产业的破坏者而来的,它最终可能也只能当产业的破坏者而已。如果一开始就碍于情势开始找「middle man」合作,谈的条件一定非常的差(因为OurExplorer没有什么筹码),当那纸合约一签了,OurExplorer的「去除所有middle man」的大梦也不必作了!
网路创业家碰到这情形,是很痛苦的。明明没有起来,却也很不情愿去和业界的「原本想要干掉的对象」谈合作。我认为,碰到这样有道理的建议应该学习一下,但网路创业家同时也该做的或许是对自己的点子再更有信心一点--
这个点子,就是要出来,改变世界的! 说实话,要我们去从头开始学会这个产业的架构,帮OurExplorer从一个远大梦想的大平台,变成一个开始帮大公司找小导游的小仲介公司,也不是凭我们就做得来的事情。当我们看到现今大网站如 Expedia做起来,我们发现,这,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网站而已嘛!谈几家航空公司、做一个资料库,收钱……。那要知道,这些网站在当年都是惊天动地的改变人的习惯的网站。没错,这些网站,本来就是这么简单!就是因为这么简单,网路创业家才能凭门外汉使用者的「身份」,想一想就直接「做出来」,有一个机会可推翻已行之几十年的传统行业规矩。
所以,以OurExplorer为例,当传统产业跑来跟网路创业家说,对不起,你讲的这大梦不能成功!这时候,网路创业家有两个选择,看你喜欢哪一个:
选择一:如果你发现喜欢「旅游产业」胜过做一个「大网站」,那,就请以这个网站为敲门砖,从此放弃这个网站原先 的梦想,为求温饱,跑来重新学习旅游产业的种种,或许有一天,这梦想又会自动醒来,那时候再来搞一个惊天动地的网站,若成功了,还可以告诉大家这个网站其 实已经想了十年了。大家说:「哇,你真有心!」若不成功,就一生屈在旅游产业默默的当一个压在其他下面的年轮。
选择二:如果你喜欢做一个「大网站」胜过这些「旅游产业」,如果旅游产业只是你看到的众多「有机可乘」的机会之一,那,可能得把耳朵稍微盖一点点起来,把这些产业人士的话都听进去、抄下来,但不要 让它们扫掉自己原本的信心,宁可把这个网站收起来,然后去做另一个、同样远大梦想的网站!
「现实」与「梦想」,每过几年,总是会倒置一次。原本的梦想变成大家都理所当然的现实,原本的现实变成好好笑的过了时的无效作梦,到时候大家也不记得谁曾是现实,谁曾是梦想,不过,每次一「倒」,就有「人」也跟着倒。而抱着大胸怀的创业家,此人最大的价值就在,就算他还没成功,他永远是保持站立的姿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