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等年休、台风…其实我们一年早有104天的「假期」

标签:
it |
http://mr6.cc/wp-content/uploads/2008/08/a327.jpg
「104」这个数字除了查号台、人力银行之外,还有另外一个意义。
这周末是美国的劳工节(Labor
day),星期六、日、一,连续三天的放假,也是小朋友开学前的最后周末,于是许多当地小报都在报导「开车度长假」,譬如要如何平安开车的小撇步?有的是在庆祝油价刚好降得是时候,有的则说就算经济不景气,这周末开车开一小时以上景点的旅游人数还算不差。数字也会说话,据美国的AAA公布数字,今年劳工节三日假期,全美将有3400万人旅行,其中高达82%将会以「汽车」作为交通工具,只有1%要搭飞机;AAA计算开车旅游的花费,平均每户人家将花费826美元(约合2万6千元台币),其中的177美元将无可避免的花在汽油上,但算算这油钱,相当等于是平常上班三周以上的总花费,并没有这么远,也就是说所谓的「劳工节旅游」,或许只是到附近的小镇,或到同一州的另一个城市。
如果是搭飞机的,感觉较麻烦,没话说,但因为是开车的,我们不禁想问:为何要大家都要等到劳工节,才能开车到一个平常也能抵达的地方玩?联想到美国人常说的一个字:「Holiday
Weekend」,所谓的「假期周末」,就是三天以上的连续假期的意思。这个字说明了现代人对于「假期」的定义──
仅仅周休二日,不算「假期」。
但只要在周休二日多出小小的一天(三日),就可以算「假期」(holiday)。
再多小小的一天(四日),更可算是完全的「假期」!
這在數字上沒有道理。平常周末已经有两天,现在只多了50%的时间,就能得到50倍的欢喜;若多了一倍的时间(四日长假),更是多了1000倍的欢喜!令人想来讨论一下:「为何放两天就不算假期?」
我承认这是因为我人在台北,嫉妒美国朋友可以放劳工节长假,才开始想这件事,但这件事,本来就应该想一想了不是吗:「为何放两天就不算假期?」
嗯,这是人们习惯成自然。因为「每周都有」,因此所谓的「周末」早已成为我们一周五天工作之外的「储藏室」,或是「缓冲区」(buffer),一周没做完的,譬如买菜、添购家用品,通通移到周末去;和朋友吃饭、陪同学逛街,通通移到周末去;看牙医、眼科、中医推拿,通通移到周末去;修理电灯、电话、电脑,通通移到周末去;连男女朋友吵架冤加,平常没时间世界大战,暂且忍住,通通移到周末去!
另外,或许是心理因素作祟,一定要「多一天」,才感到「拣到便宜」,所以两天周末是不能被称作所谓的「假期」的。只要多一天,多这么小小的一天,「假期」的感觉就会突然全部跑出来;如果弹性休假多了两天,更是犹如一年来最高潮的喜悦!只要周休三日、周休四日来了,奇怪的是,自然就可以把原本该在周末办的事情自动全部挪到一旁,空出一个完完整整的三天、四天,想办法好好的计画三日游、四日游!
这样真可惜,算一算,一年有52个星期,其实已有52个星期六、52个星期日,意思是说,每个人每一年其实都被免费赠送了104天的休假,结果,竟然还是渴望着这么1天、2天的休假。
所以,这个在数字上没有道理。
但,假如我们硬就在二日周休排出「假期」,也有以下几个问题:
一、觉得玩得很有压力:有些该做的事,譬如每周打扫家里、洗衣,全部都因为要做而不能做,整个移到后面去,下周才能解决,好像有点不负责任的感觉。
二、觉得玩得很累:因为时间很短,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一个假期,得起一大早开车,第二天玩到深夜,回家睡一觉隔天就又要回到职场战场,身心疲倦。
三、觉得玩得很浪费:会觉得其他人都安度周末,我们却花一些钱出来玩乐,每个月都这样玩两次,经济上怎撑得住?
不过由于以上都是「觉得」,只要念头转了,想法可能也会跟着改变,这趟二日旅行要「真的好玩」才行。只是现在很少人帮忙规画「好玩的二日行程」。找找旅行社,出国的行程,「二日游」的非常稀少,到香港、澳门的标准旅游是三天,到日本是五天,到新加坡也要四天,意思是说,二天假期,我一定没有旅行团可参加,没有二日假期的旅行团,仿佛就在说,「二天不是假期」,因为我要去找行程、还要去找地方住,对二日旅游的成本更是太高。所以二日游对台湾的旅客来说几乎就等于在岛内游玩,既然游玩,那就不要住一夜,直接当天来回,更是顺畅,于是更让二日游变成遥不可及的计画了。
104日假期,就这样胡里胡涂的过去了,但人生苦短,谁知道下周会发生什么事?
现在的愉快,还能等到下一个周末吗?
风景是永远的,建筑物也可以几百年,但人是脆弱的。就算还在世上,也可能歧异、分离,旅游不只是和自己旅游,也是在跟自己最亲爱的人一起旅游。
旅游和看电影是不同的。你说平常租个电影DVD来度个周末也是不错的度假期的方式呢?
DVD这种东西,主角在电视的框框里,而不在电视的框框外,但旅游却是非常个人的回忆,主角是风景与景点,但跟着的「人」也是很重要的主角,属于我和我们的旅伴,可以把「人」这个最脆弱的东西给保留下来。趁现在,我们一年有104天假期,为何要等到那偶然的「劳工节长假」,为何要到等到65岁以后老啦?可以等到那时候吗。
人的一生到底如何论定,有人认为,是他干了什么大事,譬如这周末矽谷传出一个八卦,Bloomberg竟然不小心把一则偷偷先准备好的「讣闻」流传出来,而这个人还没死就被诅咒已死的主角,正是苹果电脑总裁Steve
Jobs,他原本就传说得了胰脏癌(和最后之演讲教授同样的病),最近公开露面又爆瘦的。重要的是,这则「讣闻」用了洋洋洒洒的16页,写了Steve
Jobs的丰功伟业,从电脑初期,到后来的美学3C…。
我想的却是,Steve Jobs显然有幸在生前就看到大媒体帮他写的「讣闻」,但他会觉得这是他自己吗?
我们人似乎无法以16页的成就来形容我们一生。这时候,旅游,等于是介定了我们的人生,它让我们人生中有了一个又一个的画面。我们的工作经验与大小成就或许可能只能写个半页、五六句话就把三十年的努力一笔说完,但是旅游,每一次,都有不一样的体验。愈多次就愈多东西可留下,即使没办法像一些人在世界地图上标示说「我去过五大洲、六十个国家」,但我们每个人都有104天的假期,104天不是小数字哪!应该让它充满了许许多多的假期回忆,和我们亲爱的人。http://img.tongji.cn.yahoo.com/392363/ystat.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