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与巴黎埃菲尔铁塔的亲密接确

(2009-10-12 15:52:49)
标签:

埃菲尔铁塔

eiffel

tower

巴黎

旅游

分类: 我与世界各地

                 我们与巴黎埃菲尔铁塔的亲密接触

                                  文/章哲行 ( Aaron)

 

     我们从德国莱茵河边(Rhine edge)的一个小镇clobez 一路开车到了法国Paris,然后把汽车的GPS特意调到埃菲尔铁塔的路旁。由于开了一天的车,而且天色较晚,打算回宾馆休息,只能通过车窗外的玻璃仰望埃菲尔铁塔。不知道这是第几次掠望埃菲尔铁塔,每次给我的感觉就是:一块又尖又高的铁。也许很多人会怀疑我的欣赏水平和评鉴标准,这当然是视野当中的描述,没有参入半点的法国历史蕴层(History and various culture) 和过往人们的感慨沉积(Emotion and description).

我们与巴黎埃菲尔铁塔的亲密接确

我们与巴黎埃菲尔铁塔的亲密接确

             我在幕色之中车窗外拍摄的埃菲尔铁塔

 

   我总在想,埃菲尔铁塔诞生的意思义在哪里。最初法国只是为了纪念大革命(French Revolution)取得胜利100年,而在全国范围之内征集纪念方案。有人设计了一个巨大的断头台(Guillotine);有人设计了1100多英尺的洒水装置(Sprinkling devices ),在干旱的季节里可以灌溉整个巴黎;还有人设计了一座比华盛顿纪念碑还要高的塔,顶上安装一个巨大的电灯,可以把整个巴黎照亮7倍,可以方便人们阅读。最终,以旱桥专家而闻名于世的法国建筑师居斯塔夫.埃菲尔(Gustave Eiffel)建造1000英尺高的铁塔方案被采用。当时有很多人反对建造这么块铁,其中就有莫泊桑(Maupassant )、左拉(Zola)、小仲马(Alexandre Dumasfils )一致反对。其中莫泊桑说道:“巴黎如果建成铁塔,我要永远离开这个城市。”这一天是1887年2月14日,距开工才19天。法国政府当然不会理会一个写小说的,工程开工不误。最后埃菲尔铁塔在一片反对声中建起。虽然埃菲尔铁塔建起来了,但是很多人都把它当成是怪物,认为它没有一点现实的意义。我也认为它当时的诞生,没有一点现实的意义,从它的外形上看根本看不出有纪念法国大革命的象征意义,它真正的意义所在就是它是独一无二的,并建在巴黎。

 

我们与巴黎埃菲尔铁塔的亲密接确

我们与巴黎埃菲尔铁塔的亲密接确

我们与巴黎埃菲尔铁塔的亲密接确

我们与巴黎埃菲尔铁塔的亲密接确

          我在埃菲尔铁塔最高层俯视巴黎拍的照片,很多知名的建筑物清晰可见。

 

    按当时的合同,埃菲尔铁塔必须在建成20年后拆除。正当人民争议是否将它折除的时候,亚历山大∙斯塔帕诺维奇·波波夫(Alexander Popov )却救了埃菲尔铁塔,因为他发明了无线电(wireless),高高的埃菲尔铁塔成了最好的无线电发射站。埃菲尔铁塔有了实质性的用途以后才被保存下来。特别是在二战(the second World War)期间,埃菲尔铁塔却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截获了希特勒(Hitler)部队大量的有效情报。

 

    随着时间的推移(As time goes by ),巴黎人渐渐地接受了这个铁块,很多与它有关的故事也相继发生。1911年,一位名叫蒙西埃·雷菲尔德的法国裁缝师,穿着自己设计的有弹簧的蝙蝠翅膀形状的披风,从铁塔顶端的护墙上往下飞。但不幸的是,他自制的“披风远征号”在飞行时失控,他在一大批观众的面前飞向了死亡的地狱。他以巨大的力量撞在地面上,撞开了一个足足有30厘米深的大洞。事后,医生检查了他的身体。医生说,雷菲尔德也许在撞到地面以前就已因心脏病突发身亡;1923年6月,一位名叫皮埃尔·拉布里克的法国作家从第二层顶端沿着铁塔骑自行车回到地面;1926年11月,为了给住在附近的兄弟留个好印象,一位名叫莱昂·科洛的法国人企图驾飞机穿越两个塔墩之间的间隔。他几乎成功了,但在最后时刻,他被太阳光照花了眼。因此,他只好向左转,接着撞到了一根无线电天线,飞机马上着火了,莱昂也命丧九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就在盟军快要从德国人手里夺回巴黎前,一位美国飞行员做了跟莱昂一样的一次飞行壮举,这次他成功了;作为铁塔75岁生日庆祝的一部分,一支登山队攀登上了铁塔——他们没有用任何梯;1968年,有人将一头奶牛吊上了塔顶,以此来鼓励人们多买牛奶、黄油和奶酪之类的乳制品。至今依然在演绎着与埃菲尔铁塔有关的故事,世界各地的人们(The people from all over the world)到了巴黎都想去和它有一个亲密的接触(Intimate Contact )。它已不是一个单纯的建筑物,而是法国历史和文化的见证(Witness to history ),也是巴黎的代名词(pronoun)。

我们与巴黎埃菲尔铁塔的亲密接确

我们与巴黎埃菲尔铁塔的亲密接确

我们与巴黎埃菲尔铁塔的亲密接确

 我与力博得集团黄董以及香港陈先生在埃菲尔铁塔前的合影


    如果当时选中纪念法国大革命胜利的建筑物不是埃菲尔铁塔,而是洒水装置,或者是断头台等,那么同样也会成为巴黎的标志和象征(The symbol of paris),因为它们都有一个诞生地(Birthplace),那就是巴黎,并与法国大革命胜利联系在一起。

 

   

【非常感谢各位朋友的大驾光临,请相互添加“关注”,以便我随时到访贵博客、相互学习和交流 我们与巴黎埃菲尔铁塔的亲密接确

 

博主部分被推荐及其它精彩博文:

 

  揭秘日本性文化最真实的现状 (文化博客荐)   浅谈中国古今十大风流才子及其排行(新闻首页荐)

    古代霸占男人最多的女人山阴公主(草博首页荐)日本首映南京大屠杀纪录片观后感(博客首页荐)

    三顾茅庐”引发的“三场谋杀”案(草博首页荐) 人类永远揭不开宇宙的起源之谜

    贝壳风铃击碎的感情.中英文版                 2012年是世界末日纯属无稽之谈(博客首页荐)

    我在法兰克福被追打 (新闻首页荐)           孔子眼中最优秀的十大弟子(新闻首页荐)

    我们在法国边境被警察查车(新闻首页荐)       吕不韦的风流债让中国妇女还了几千年(文化博客)

    民间濒临失传的手艺(草博首页荐)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有水分(文化博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