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王青松
(2024-01-05 17:33:26)点 燃
点燃火线,绽放绚丽斑斓的烟花,点亮了夜空,也点亮了看烟花的人;点燃蜡烛,温暖的火光赶走寂寞和寒冷;点然灯光,为迷茫的行者照亮前行的路;用关爱的温度,点燃学生学习的兴趣,温暖了学生,也温暖了教师。
这学期每节课时费语文数学英语低于政治历史生物政治,更低于物理,语文和英语有阅读奖,而数学组不仅没有,每天还要批改学生的试卷和训练案,不患寡而患不均,痛定思痛,我决定少上几节数学课,以缓解这种缺乏奉献精神的伤痛。以往,每大周例会的两节课都会安排一节数学诚信考试,第六天的活动课也会安排一节数学诚信考试课,现在把数学诚信考试都安排为自由阅读课,为他们购买了《读者》、《意林》和《读者文摘》,中午12:40-13:00这20分钟,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阅读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能够陶冶情操,阅读能够开阔眼界,增加阅读时间之后,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发生了很大改变。“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教就会”,有些道理老师讲给他们听,他们根本不听,而且会感觉很烦,他们自己阅读中得到的道理,会深深的感动他们,比教师单纯的说教更有效果。正所谓“有心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而且这次月考,数学并没有退步,依然保持了之前的名次。“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这一步退在下课教师即退,让学生登上课间的舞台,忍一时,这一时忍在有空余课时不侵占,留白自有留白用。
为了班级的卫生,给值日组制定了明确的分工,而且时常教育学生要保持教室卫生,但是效果不佳。前两天,我看到地理学科的小组加分,我突然心生一计,把班级的区域分为六个区域,每个小组负责本小组周边的区域,每发现小组内有一片垃圾,扣1分,举报其它小组有垃圾加1分,扣分最多的两个小组翻倍打扫卫生,中间两组正常打扫卫生,扣分最少的两组免打扫卫生。这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小组为了免打扫而保持小组卫生,有的小组为了不被惩罚而保持小组卫生,互相举报又起到相互监督的作用。每当我走进教室,就发现学生开始瞅自己小组有没有垃圾。自此,班级的卫生有了明显的改善。
每个宿舍都有寝室长,但是他们大多都不太负责任,一则是他们怕得罪他人,二则他们自己也想在休息后闲聊几句。虽然我一直在抓,也尝试约定了各种惩罚措施,但是效果不佳。既然我管不好,我就不管,让他们自己管理自己。我让男生四个寝室长、女生两个寝室长每两个宿舍之间互查,查到违法纪律个人扣5分,寝室长扣2分,我再不定时巡查,男生四个寝室评选两个优秀寝室长,女生两个寝室评选一个优秀寝室长,分别奖励一桶泡面。这三桶泡面的支点,撬动了他们对宿舍的管理激情。每个宿舍长去查其它宿舍,为了个人利益,一旦有违反纪律,会毫不留情的扣分,自己在查其它寝室之前,会先督促好本宿舍的学生按时就寝。
人们在点燃烟花的时候,如果地面不平,有可能会导致烟花斜射,无法升入天空。同样,我们对学生的学习热情点燃的时候,也要避免偏颇。之前的博客,我也提到过下面这件事情,为了奖励班级的优秀学生和进步较大的学生,奖励同学们一次外出就餐的机会,一共去了18位同学。前段时间,一个上职教园的学生来学校看老师,她就说她一想到他们外出就餐,就气的牙根子疼,她要我也请他们在同样的餐厅,同样的房间吃一顿,弥补一下他们。这件事情提醒我,对学生进行奖励的时候,一定不能出现偏颇,甚至奖励的天平要稍微向待优生倾斜。优秀的学生有很多机会享受奖励,他们会慢慢的对奖励脱敏,而待优生享受到的一次奖励,有可能会让他们记忆一辈子,有可能就会点燃他们学习的热情。
为此,我们在制定奖励措施的时候,要想一下那些差生有没有机会获得,要激励所有的学生,而不是只激励那些成绩好的学生。
在我这篇博客尚未完全写完的时候,唐校长在一篇李炳亭直播摘录中提到“教育恰恰就是唤醒每个孩子内心沉睡的巨人,恰恰就是点燃他内心的希望,造破黑暗。孩子成就了教师,教育成就了学校,师生成就了我们校长和董事长。我们就要以这样的,一种感恩的心态,以成长的姿势,去面对每一个师生。在他们的成长路上,永远都不要忘了去点燃、去唤醒、去激励他们,引领他们去发现自己学习工作和活着的价值。”是呀,不仅要点燃学生,也要点燃教师。老师去点燃、去唤醒、去激励学生,学校领导去点燃、去唤醒、去激励教室。温度的传到方式有三种: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学校对教师有温度的管理,教师对学生有温度的教育,这是热传导;学校对老师和同学的奖励和认同温度,这是热辐射;学校对老师有温度,老师对学校有温度,老师对学生有温度,学生对老师有温度,这是热对流。
为了激励各个班级和学生的劳动热情,学校把校园内的种植园承包到班级。种植园里种植的菜,谁种了,买的钱归谁的班级所有,很多班级的菜地管理的很好,收获颇丰。种植园的果树承包给班级,负责除草、修剪、挖上粪坑和保护,所收果子的百分之十归班级所有,这就激起了老师的劳动热情。
为了点燃教师的写作热情,学校每个月会评比出优秀的博文,给与相应的奖励。每个月都会有很多优秀的博文,写自己的教学故事,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但是博客评选权限下放到教研组之后,有些新老师都不愿意好好的去写了,因为评选不只看文章内容,还要看文章是谁写的。另外,老教师也摸到校领导的脾气,知道写怎样的文章能够得到学校的赞赏,写之前会先去翻一下汇贤要典,为写博客而写博客。大家都在写有关要典好的做法,而不敢写自己做的不好的地方。所有存在的问题,都是我们前行的绊脚石,也是我们攀登的垫脚石,我们要敢于承认自己做的不好的地方,不要光写自己做的好的地方,也写一写自己做的不好的地方。
每个学生都公平的享受教育的权力,教师应该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学生。为了控辍保学,学校对完全保留无任何流失的班级奖励5000元,这很大程度上起到了保留的作用,但它也有了一定的副作用。其一、会出现为保留而保留的现象,有的老师为了保留一个学生不流失,一路开绿灯,影响班风;其二、这个保留奖励只给班主任一人,任课老师享受不到一分,开会的时候也说保留不是班主任一个人的事情,但是奖励偏偏没有任课老师的,任课老师不会为保留尽最大的力;其三、只有完全不流失才能享受5000元的奖励,奖励没有等级性,这样就会出现,班里一旦有一人要流失,老师可能会把其它2个成绩特差的弄流失,既然拿不到保留奖励,就去争取一下月考名次奖励,因为每学习可以流失3人。奖励应该分出层次性,一个不流失一等奖,流失1人二等,流失2人三等,流失3人四等,流失3人以上无奖励。
为了激发班主任对学生日常管理,培养学生的好习惯,对班级进行等级考评,一等奖励500元左右,二等奖励300元左右,三等没有奖励。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班主任的管理热情,但是存在些许瑕疵。其一、有些老师可能为了班级不被扣分,会和检查老师搞好关系,不被扣分可能真的做的好,还有可能是社交能力强,把该和谐的和谐掉了;其二、老师为了不被扣分,对日常的检查,严放死守,以前就经常发生,班级一旦被扣分,班主任就会私下找值班老师,为了不给自己找麻烦,每次检查的时候,走廊的老师和学生不仅仅是督促,也成了哨岗;其三、一般被扣3分,基本上就是三等了,奖励无望,班主任就完全放弃了,如果前三天被扣了三分,后面的二十多天,班主任管理的再好也无奖励,故此也就放弃管理,出现管理上的摆烂。把奖励均分,每班300元左右,每扣一分,罚30元,扣了3分,班主任想想,还有210元,当扣9分的时候,班主任想想,管理一下还有30元,也不少,还可以吃几碗面条,10分扣完,就接着从班主任管理费中继续扣。把所扣的费用再分为三个等级奖励,评选出一二三个等级。
为了让教师在减负的情况下,提高中考升学率,学校专门制定了中考奖励制度,为了培养团队的合作精神,以团队为单位进行考评。上一届中考,制定的奖励制度为团队达线率80%有奖励,新生班虽然大部分达到了80%,但是两个团队都没有能够整体达到80%,故都没有得到奖励。这学期,工作的安排就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但凡有点实力和人力的都往复读班挤,离职的王老师,就在我听他课的时候对我说“就你、我和樊老师最倒霉”,言外之意,他没能继续带辅导班的班主任很失落。虽然学校花了将近三十万,但只起到了激励复读班的作用,对新生班的老师不但没有起到激励,还打击了积极性。当中考奖励发下来的时候,那些达到80%的老师就说“这辛苦了三年,功劳没有,苦劳也没有,干了三年就拿了一千来块的奖励”。
有位老师问我昨天赛课怎么样,我说一般般,他说“肯定没有三年前来的干劲了吧?”这句话让我如梦初醒,终于明白为什么有了经验之后,在教学和管理中还是会苦恼,不是前三年没有苦恼,是前三年的干劲掩盖了那些苦恼之事,当干劲消退,苦恼也随之露出水面。
我在办公室,经常听一些老师说,有时候想早走一会,想走而不敢走,有一次我出去给学生拿药,我就看到一个老师在门岗站着,和门岗大叔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因为离到下班还有大概十几分钟的时间,她就在门岗站着,我想那十几分钟她是痛苦,如果让她提前走十分钟,我想她一定像一只小鸟一样快乐。想一想上午和下午的时间是八个小时,有些老师晚上还有自习,这晚上的加班时间足够弥补他们早退的那一会了。这让我想到三尺巷的故事,“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让他们早走又何妨,投之以早走之李子,他们报之以教学成绩之桃子。学校要的是学生的生活习惯和学习成绩,那些学科考的好的老师,就给他们一些早退的特权,那些考的不太好的,就严格按照下班时间,我想他们为了每天早走一会,一定会想办法改善自己的教学。
学校为鼓励教师的干劲,出台了很多的奖励措施,但是这些奖励措施还有待健全和完善,并未能达到预期的点燃效果,作为一线的老师,我最能看到老师们的真实状态。作为一个教师,教育工作是为了获得工资,教育热情是为了获得教育成就,丰富的工资和颇丰的教育成就才能越来越有职业幸福感,才能越来越有干劲,才能越来越快乐,教师从学校得到的温度,会连带自身的温度传导给他的学生们,让桃李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