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我的做法----李颂
(2024-01-02 13:27:38)课外阅读,我的做法
前一段时间在戴校长的推荐下拜读了李家同先生的《大量阅读的重要性》这本书,让我感受颇深。书中主要写了阅读的重要性,强调了阅读习惯的养成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文中说“阅读应该是不受任何限制的,是随兴、自在地看自己想看的书。”他反对“精读”,这和我们学校“鲸吞牛食”的海量阅读做法有异曲同工之处。下面我谈一谈,关于课外阅读我的做法。
1、阅读数目
学生每次放假回来可以带一本自己最喜欢的课外书,我检查后可以阅读(防止学生看不健康的书籍,影响学生身心成长)。读完之后,可以和班内其他学生互换阅读,这样就有几十本书在班级内流传以供学生阅读。
2、阅读时间
阅读不可能占用学生的课余休息时间,所以只能从课堂上“挤”时间。每大周我们有专门的海量阅读课程,我在班内规定只要完成阅读每节课的阅读目标,就可以自由读自己喜欢的书籍。平时上部编教材也是一样,只要按质按量完成任务,都可以自主阅读。这样,利用每节课的细碎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积少成多,化“零”为“整”,孩子们读完了一本又一本书,而且各个乐此不疲。
3、阅读激励
学生每读完一本书可以找我兑换奖励(也可以不找我,这个不强求)。前提是回答我提出的问题,一般我会根据他的阅读内容提一、两个简单易答的问题,目的不是为难他们,而是通过这种方式“名正言顺”地给他们奖励,让他们觉得自己的阅读有收获,有继续读下去的动力。
对于学生阅读课外书这件事,我的初衷是想让他们在紧张、有序的学习之余放松一下,读一些自己真正想读的书,愿意读的书,仅此而已。可是学生却给了我一个个意外之喜:在每大周的读书分享会上,有不少学生主动提出想分享自己本周读的课外书,而且说的很好。特别是部编教材最后一个单元的习作是“推荐一本书”,由于他们都读了自己喜欢的书,有话可说,所以写起来如有神助,这些都是阅读带来的影响。
李家同老师在书中写到这样一句话:常常看课外书的孩子,他比较会抓文中的重点,所以看任何一篇或任何一段教科书的内容,不仅能看懂,也能知道文章的重点,他不一定非常聪明,但功课不会太差。阅读对于一个孩子的影响在最初阶段可能看不出有什么效果,但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阅读量的增加和阅读面的扩大,他的阅读能力一定会越来越好。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我能做的就是让孩子们爱上阅读,想方设法让他们保持阅读的兴趣,体会阅读带来的乐趣,并且帮助他们养成持续阅读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