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狼》教学反思----何兰兰

(2023-12-08 09:29:54)

狼》教学反思

                          何兰兰


课堂上我提了一个问题——屠户是怎样的人?这是个常规问题,同学们的回答大多都是有勇有谋、果断、警惕性高,这些我意料之中的词语。而最后有一位同学给出了一个超出我意料的答案——有心机。他说:“屠户投骨头给狼,是为了将狼引入麦场,从而能以积薪为掩护,为之后找机会杀狼做准备。”他的一番话,让我的脑子嗡一下。这不在我的预料之中。于是,我问:“你的假设成立的条件是,屠户事先知道那有麦场,那你认为他事先知道吗?”我想引导他讲出“不知道”,但他说:“他肯定是知道的,因为这是他回家的路,他天天走,路上有什么,他都很清楚。”我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于是,我问全体同学:“屠户是否知道有麦场,且麦场中有积薪?”大家的反响非常热烈,很多平时不举手的同学都积极举手了。被点到的同学也都能有条理地说出支撑自己观点的依据。认为“不知道”的,给出的理由有“他晚上回家,为了早到家,可能走了条平时不常走的路”,‘如果这是他常走的路,他应该也知道今天会遇到狼。但从他的反应可知他不知道会遇到狼。所以这不是他常走的路,所以他不熟悉,不知道有柴火堆。”……认为“知道”的,给出的理由有“天黑了他才回家,走夜路,一定会选一条自己常走的,这样更安全。”……我发现学生很喜欢这类推理性的问题。

语文教学必须激发学生的表达欲。而我们经常提的常规性问题往往会让学生感到乏味,从而无话可说或消极地说出我们预想的答案。这是,就需要一些新鲜的,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来让学生感到新奇,从而积极地想要表达自己的看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