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说”数学成为一种常态习惯----葛晓丽

(2023-09-30 09:19:39)

数学成为一种常态习惯

                                    葛晓丽


俗话说开学三天忙,但是对于我们来说一切顺序井然,作为老生班,学生已经养成的习惯是改变不了的.所以,开学,入班,班务照就,学习正常,一节顺理成章.

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安心教学与学习.詹校长说过,好的关系就是好的教育.但就我们而言除了好的关系,生存本质就是成绩.

本期已进入八年级了,尤其是数学,相对七年级来说有所提升,主要是接触到了函数问题,主要是在小学学习的确定方位的方法上深入研究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点的一些知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函数的有关知识.对于正比例函数关系,小学六年级初有接触,在教学时学生虽有了一些浅显认识,但还是较迷,尤其是不会解题,每次过关基础性题目都是大面积错误,就此种情况, 我陷入深思.也主动跟办公室几个有经验的老师交流过,向他们请教过.后来组织召开了课代表及组长会议,最终我们达成共识:从基础入手,从全员入手,从说数学入手,从基础知识人人过关入手.

由于我们班有一种习惯:就是每天练一题.(这种习惯从小学带着来的),我们称:每日一练.这之前就是数学科代表每天出一典型例题,让同学们练习,课前由组长或是每组的小师傅轮流解析.(不作具体要求,基础弱的不写就算了).这种方式的只是少数人在说,锻炼的是少数人,这些级别的学生就是不练,思维能力及学习力也是不容怀疑的.所以要想改变当前的局面,必须从全员参与入手,让每个人都有机会上台讲典型例题.会说一定会做,但会做不一定会说.在说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培养学生能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达思维过程和思考方法,不但可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也可以使学习的知识内化转变为自己的能力,使自己更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我自己身有体会).于是我和学科代表商量,先稍微降低难度,让大家都能听懂.时机成熟后再慢慢提高梯度.于是我在班里重新提了规定:

1.每日一练限时训练,上午第四节课放学前交到组长手里批改.

2.下午我会抽空检查.(避免有部分同学偷懒)

3.讲解:全班同学都可以参与讲解,不会的可以先请教别人,问会再讲.(组长,学科代表或是每组对子中的师傅讲解,对的只加10;而其他同学,不分层次,只要积极参与,讲对了就加50.所得分数纳入到本组大周总评里.)

为了能更好的鼓动同学们大胆积极的去主动学习,主动问别人,主动教别人,我在班里先是大肆渲染,表扬了好多近几天班内表现好的学生,给他们鼓励,当同学们情绪大涨时,我提出让我们班本学期结束时,人人都能上台讲题,人人都成为展示精英.同学们很是兴奋.

这样做好处:

能鼓励和逼迫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让那些平时在班里的不爱动脑的学生或是自认为自己不行的孩子们,在动脑运动中获取成就感,当他走上台时能找到自信感;

也倒逼组长,师傅能真正认真负责起来,能真正用心去教别人,能真正发挥自己的传帮带的作用,积极去帮助那些弱生,达到互利双赢.

目前在班也试行了几次,同学们情绪高昂,获取成功的喜悦是难以隐藏的,有了自信的面容都是带光的,此已说明,此法可行.当然这只是一种方法,有时也会随着时间,情况的变化而灵活把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