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爱,所以坚守----傅琼
(2023-05-10 15:16:51)因为爱,所以坚守
很多人在选择教师行业的时候,可能是因为职业选择,也有可能是因为真的热爱。我则属于后者。犹记得自己的高考志愿书上,每一栏都清晰而坚定的填上汉语言文学专业。因为那时候我对自己职业的规划,就是教师。2015年从师范学校毕业以后。由于其它原因,没有实现我的教师梦。2018年,当我再一次,面临选择职业的时候。就像当年填报高考志愿一样。带着对教师的这份信仰。带着那那份当年的执着,我来到了学校,参加了面试。
记得第一次登上讲台的那份紧张。简单的备课后,便开始了无生课堂。面对台下的评委老师,自己的脑子一片空白,根本不记得要说些什么?幸运的是,我留了下来。现在回忆起当时的那一节课,我才发现是多么生涩的一节课。没有重难点,没有清晰的教学思路,以至于我后来再讲这篇课文时,都会不住的发笑。由青涩懵懂到侃侃而谈,不变的是课文,变得是我。教育不是简单的重复,但它却可以在原来的路上,不断的修正自己,不断的完善自己。让你有勇气,精彩的再来一遍!
记得自己刚开始备课的时候,在教导主任的手里的接过一本厚厚导学教案,自己便马不停蹄的把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一字不拉的抄的满满当当,之后的每节课堂上发现教案,和我的课堂是分离的。跟我的教学过程没有任何的关联。有一次。我被调取听老教师的课,课后,老教师把他的教案给我看了一下,我才意识到,原来我错在了和别人一样的起点上。我们有的只是一种知识,我们以为教学知识就是把知识传递给学生完成任务了,但我们不懂得怎么样去传递,他又是如何的去接受。我开始反思。我要尽心的去备课。再也不用抄的那么辛苦了。我开始按着上课内容去准备教学目标;按着课堂设计的几个问题去设计重难点,把我采用的讨论还是演示作为教学方法。突然间写教案不再是我的负担,而是我的每节课的准备和总结。
记得那是我的教研公开课,篇目是杨绛先生的《老王》。在上课之前,我翻完了所有关于文革的作品资料。生怕我把每个细节和时间点讲错。其次我找到了杨绛和钱钟书之间的一些趣事。用它来活跃课堂气氛。这是我第二次讲《老王》,第一次课上,我只是按照教案把它从头到尾叙述了一遍,但是我没有深刻去挖掘文中的精神价值,也没有引导学生去体会到文字背后的那种力量。而这一次明显有了进步。
教育是一份有温度的职业。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一直是我对教师崇高理想,也是我的目标。我一直都认为,在我任教的这几年里。我更感受到了教育的温度。每一个学生就像一颗未雕琢的石头。我们需要为他们精心雕刻,雕刻出像我们一样的人。作为老师,我们自身也要成长为一个有温度的人。我们要有属于自己的道德情操。要有教育的良心,更要有爱心。面对不同的学生,我们不应该偏心。因为,对他们而言我都是一样的。我经常告诉我的学生,作为老师,我们能教会你的不仅是知识,要的是要教会你们去做人。我经常和我的学生说聊我的父母。我感恩我的父母,我也希望你们能够像我一样去感恩你们的父母,因为他们的养育之恩大于天。同样,我们要善待我们身边的同学朋友。相遇便是一种缘分。我希望我们都能够善待身边的人。作为教师,我们要给学生正面的引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他们用这种正能量去影响身边的每一个人。相信教师就是有这样的一种魔力。创造出和自己一样的人,一样有温度的人。
我现在所任教的学校是一所寄宿制学校。这里的学生大多数是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没有时间去照顾他们,便把他们送到了这里。这是一群等待爱与被爱的孩子,也就是他们,让我有了坚守的信念,我一直都认为,我要感谢我的学生。因为他们不懂得你的第一节课是在没有重难点的情况下去讲的,在他们眼里,老师总是智慧的,老师是无所不知的;因为他们让我有了专属的爱,而我也有了专属的感觉。
实习培训完之后,我当了七年级的班主任。班级里大约有40多位来自各个乡镇的学生。我以为班主任就是带他们一起去遨游知识的海洋,他们去一起去探寻未知的世界。一切都和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在这里,吃饭、睡觉、整理内务、学习、班级管理...我们要全部参与其中。我便成为了那40多位孩子的父母。因为是寄宿,所以大部分孩子的衣服都是需要自己去洗。每个月都要在学校集中住上一段时间,这样他们的起居都要自己独立完成。
入班后不久班里有一位男生。他的衣服总是脏兮兮的,看上去很不整洁。八九月份的天气,如果连续几天不换洗衣服还会有些异味,以至于班级里很多学生从他身边都捏着鼻子。我也觉得是他太邋遢,以至于下课的时候,我稍微提醒了他一下,“你该洗澡了,把衣服换一换!”结果。第二天进班后,发现他的衣服和鞋子都没有换掉。
下课后把他叫到我的办公室里来。给他讲了一大堆的道理,告诉他,我们应该注意个人卫生,注意自己的形象。不应该总穿一件。结果,他第二天果然换了衣服。却穿了开学时的短袖进班,整个人在班级里显的特别“清凉”。后来我找到招生老师了解到,他说,“你能想象到的所有不幸都发生在他的身上。”他父亲50岁左右才结婚,娶了智力低下的他的母亲,而因为生产后不久去世了,现在和年迈的父亲相依为命。家里的房子也是村里扶贫时盖的。在得知这样的一个情况之后,我开始有了自责,其实他需要的不是指出问题,而是我们的关爱,我们从别人的形象中很难去挖掘到他内心的一些东西,我们需要细心的观察,但是我希望他能够改变,所以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我给他买来了洗发水,沐浴露。他的头发太长了,那天我对全班的男生说我今天要给你们理发。班里的男生大多数都被我逮着理了发,轮到他的时候,他似乎有一点害羞。因为他身上确实有一些味道。我想象着自己的孩子,那么久没有妈妈的叮嘱,没有妈妈的料理,没有妈妈的陪伴该多么的难过,那一刻我多想剃去这满头的艰难,满头的苦难......也确实从那以后他自己也有很大的一个转变。像这样的孩子,作为老师,没办法去替代他母亲的角色,但是我们却能够在他的人生当中。给他些许的温暖和安慰。至少让他苦涩的人生,加了一点糖。
在我们教室的后面有这样的一句话,“因为爱,所以坚守”。坚守我们的职业,需要付出时间,需要付出精力。那爱呢,我认为这爱就是我们作为教师对于职业的敬爱,对于学生的爱,对于每一位来到我们生命里的学生的爱,而这种爱更是一种大爱。而我认为,因为坚守,才有了爱。当我们真的走进了教室,站上了讲台,坚守便有了。叮嘱他的学习的时候;在他吃饭的时为她夹上一块肉的时候;天冷了,提醒他穿衣服时;天热,提醒他洗澡;跑步提醒替他别摔着......就是这一份坚守,才有了我们对教育事业的爱。所以,因为坚守而更爱。
在这个行业上,我是一名新老师。我有太多的未知去探索。我也有太多的爱去感受,也有太多的爱去坚守。我需要一步步的去摸索着属于刻着我们印记的知识,带着对教育的爱和坚定,在曾经执着的路上一往无前。因为爱,所以坚守。因为坚守,所以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