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榜样学习----苑青宇
(2023-03-29 15:57:52)向榜样学习
最近在学习七年级下册唐朝历史时,再一次看到唐太宗对魏征评价:“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意思是,用铜做镜子,可以整理好一个人的穿戴;用别人作自己的镜子,可以知道自己得失;用历史作为镜子,可以知道历史上的兴盛衰亡。
我的身边有很多让自己明得失的优秀老师,是我的学习和工作的引领者。学校一直鼓励教师互助与帮扶,提倡教师“拜师”、“结对子”,这是引领教师成长的很好的办法。但是,我们都知道,学习应该是主动的,发自内心的想学才会有动力、有效率。因此,即便不“结对子”,不进行“拜师”仪式,我一向尊重荣誉、崇尚荣誉,我在心里已经给自己找了很多老师。就学习状态来说,我们可能没有密切合作,主要是暗中观察,潜心学习,默默佩服,偷偷实践。
我的没有拜过师却受教很大的师傅,是同学科的前辈了,王老师。王伟老师一直以在课堂上激情四射、博学多识、能言善演而闻名,这些有点在我初见时是深受感染的。回想刚登讲台,一直是拘束于备课,只敢讲书本和预演过的,缺乏课堂表演力,不能调动学生,课堂沉闷。年轻老师,学生们很希望亲近,不能展现年轻人的激情与性格,学生们会觉得老师很无趣,很失望。
于是,我先是模仿王老师王老师的上课激情,华丽语言,尤其是增强气势的成语和排比句。在模仿了语言后,在课堂的表演与感情抒发上向王老师学习。学校在学习文章时,详细讲过“创造”情境的重要性,在历史课堂上,我试图以情感创造情境,把学生吸引入情境,感受情感,与情感共情。在打开心态后,我能够充分打开自己的展示状态,从而创造氛围,让学生大胆、有力的展示出来。慢慢的,从初开始的略感尴尬,到逐渐熟练运用,最后形成自己的情感设计思路。我一直认为,历史塑造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学科,无论是英雄人物还是“狗熊”人物,无论正能量还是负能量,都是可以启发学生的好素材。
在我第一次当上班主任以后,我找到王老师,希望获得一些指导。战术上的指导有很多,但是战略上的引导很简练,这句话我一直作为自己的做工作的原则,我在跟现在的同事们交流时经常把这句话送给他们。王老师对我说:“不要管别人怎么做,就做好自己就行了,你又年轻,会有很多比别人强的办法。”这句话,我把他贯彻到自己新当班主任和新当年级主任的工作中,一直激励着我要保持自己的风格,同时要不断创新、不断变换工作办法。
向王老师学习,同时也成长自己的心理。在我初来汇贤,封闭自己的心理世界,生活变化的压力和父亲去世的变故令我慌神,王老师站了出来替我主持了几个重要局面,如今已经过了8年有余,心中仍然心存感激。逐渐的,我的心理也在强大起来,生活虽苦但是仍能乐在其中,工作虽难但是不甘落后,嬉笑之间,要得一份自在潇洒。这些,无不是我偷学王老师的。
如今,我工作已经有10年,希望在今年能好好总结自己。成长的过程中,王老师是我的良师益友和学习榜样。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