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先生”制杨----丛丛
(2023-03-29 15:48:57)“小先生”制
最好的学习是教别人,教会别人才算自己真会。”这句话从我来汇贤就听了很多遍。实践证明真知。教别人也就是让学生利用我们的“小先生制”,结合班级情况作为班主任我是这样做的:
1.我的班级是分为 AB两个班,每个班又分为1,2两个小组,每个小组又都各自的三人小对子。在给学生进行座位分组的时候,针对每个学生的学情,每小组都会有两个优生(A类生)两个中等生(B类生)和两个待优生(C类生),一个三人小对子里各包含一个ABC类生。A类生就是B类生和C类生的小老师,坐在中间,这样方便学习和监督。
2.在新授课,会有对子互读单词或者句子,互读的时候小老师会先自己读给徒弟听(自己先会),然后徒弟再读给小老师听(新知检测),小老师再针对徒弟不会读,错读的地方进行纠正,教读。以保证后面小组齐读,PK读等环节能顺利进行;在试卷评讲课时,会有小组讨论纠错的环节,这也是小老师大显身手的好时机,同样也是检验小徒弟学习成果的机会,因为试卷评讲展示时一般是让B,C类生去讲题。
3.除此之外,小老师还要检查徒弟的日清有没有过关(语数英三科),同时,我会给小老师每个人准备本子,一方面要记录徒弟今天的学习情况,另外一方面还要负责给徒弟出一些学过的题目来进一步检测(主要以薄弱的学科为主)如写的比较好则画一颗星(徒弟个人加分)师傅还要把徒弟易错的题目重点标记一下,隔三差五的再把易错题让徒弟作为巩固练习再做一下。
4.当然我们也是有奖励制度的,首先加分是必不可少的,累积一定加分就可以兑换实物,分数越高兑换的越大,月考,期中,期末考试,徒弟有所进步,给师傅双倍奖励,以此鼓励他们进步。
5.师傅不是永恒不变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徒弟也有成为师傅的可能,尤其对于B类生来说,他们本身基础并不差,只有一科相对薄弱,超过小师父不是不可能,如上次测试,王珩宇的数学和英语就超过了他的小老师呢,差一点就让师徒角色互换。角色互换大大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种无形的PK在班级中蔓延开来 ......
小先生制,让班级的学习氛围变强了,不但增加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感情,也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小老师!也培养了一批新的小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