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学反思----张曼曼
(2022-10-31 19:47:23)我的教学反思
匆匆十月将过,各个班级都已步入正轨。在秋风瑟瑟中,我和学生们共同学习进步,期望努力结出累累果实。
本学期我担任思品老师,在上了一段时间的课之后,我深切体会到这门课的重要性及意义。现在学生在学校中学习的知识大多都是单纯的理论知识,很多也许步入社会后都运用不到,但是也有很多知识是在社会中学不到的,只在学校中学到,如道德与法治课程、思想政治课程等。道德与法治课程教给了学生做事情的底线,教给了学生为人处世应该具备的道德品质,让学生在学习中认识自己,在学习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更重要的是,这门课程给学生提供了一些关于法律的知识,使学生能够熟悉法律,在需要时可以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权益。
在六年级上册的道德与法治中有一节课的课题是《公民意味着什么》,目标是让学生明白自己所具有的公民身份,树立公民意识。正确认识中国公民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树立国家自豪感。在教授这堂课时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当出示问题“有哪些事让你体会到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时,抓阄展示的小组表现得非常积极。有说2008年举办了奥运会,“蛟龙号”研制的成功,中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等等。展示完毕后,评价补充环节时,其他同学一个个手举高高的,凳子都快坐不住了想补充自己觉得很自豪的事。群情激昂按捺不住,于是我用十分钟的时间组织了一场小型故事会,挑选了三名学生上台来具体介绍他们故事的内容。台上学生滔滔不绝,台下学生认真聆听,有同样知道的时不时补充两句,气氛和谐又融洽。我站在讲台旁边看到他们越挺越直的腰背,越抬越高的头颅,知道他们在为身为中国公民感到骄傲,感到自豪。我突然就领悟到一点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的魅力与力量,中小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需要从小扶正其思想,建立其法治思维。道德与法治课程对中小学生的成长起着循循善诱的作用,在课堂上培养的道德品质以及法治思维,可以为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托底。
道德教授学生为人处世伦理纲常,法治为学生树立准绳,明白责任与义务。接下来我会多听一些课堂,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拓展自己的知识储备,与学生共同进步,脚步不停。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