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节打磨课----张静
(2022-10-24 16:37:26)
我的一节打磨课
很荣幸今年担任三年级新生班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教学三年多从未接手过低年级,这对于我来说是一次挑战,同时也是一次成长。由于都是新生,他们从未接触过我们学校的高效课堂模式,更没有使用过导学案,特别是课堂的各个环节,流程孩子们都不能拿捏准确,无法正常衔接,更不要说大组长在主持时的语言,就像开始茶壶里倒饺子——有口倒不出。
针对于新生目前的阶段,我的目标就定位在打磨课堂。
下面我就介绍我对于新生的课堂流程:一、自研环节:首先我会带领学生们学习自学指导,给他们充足的时间让他们自学,第一次接触导学案,追求的不是速度,是整个流程,让他们熟能生巧。随堂笔记的整理,也是一塌糊涂,有时对子之间在讨论问题的时候,也是出现争执。这个时候我会让大家停下来,我会一步步告诉他们如何去操作。
板书环节上,低年级的学生刚开始第一次在黑板书写,书写的不是特别规范,不会设计版面,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就在课下召开小组长会议,共同讨论出一套方案,让学生们在课下在黑板上练习写生字,这样巩固了知识,也练习了书写。
展示环节:第一次上台展示,学生们都说是上台表演,最基本的口号都喊不齐,声音不响亮,一点不自信,展示的时候,组长不给力,于是我就先培训小组长,让组长们起到带头作用,其次再培训组员,特别是点评的时候,无法针对问题去点评,他们点评的都是,不是某某同学站姿不好,就是某某同学没注意听等等,针对这种情况我也是心急如焚,因为有可能我之前带的毕业班,他们对于导学案的使用是运用自如,我把新生班的定位设置太高了,导致我心里有点儿小落差。于是我就注重课堂流程的操作,自己亲自示范,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一次比一次进步。到了具体问题,告诉他们如何操作,如何回答。
由于学生对高效课堂环节把握不好,因为第一次接触到这种模式,再加上课堂上出现的问题,为了让他们更好的记住流程,我会随时叫停,纠正,一节课下来,一张导学案展示不完是经常发生的。经过一个多月的打磨,对于高效课堂的掌握,学生们认知水平一直在不断提高、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