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哈佛教育,我的做法----于远
(2022-07-05 21:16:11)学习哈佛教育,我的做法
最近,我校全体老师共同学习了关于哈佛大学教育理念的一系列文章,主要是通过哈佛大学几位校长和教授的演讲和观点进行了解的。下面我谈一谈给我印象深刻的几点以及我的理解和做法:
1、哈佛300多年来唯一一位女校长德鲁·福斯特说过:好的教育之所以好,是因为它让你坐立不安,它强迫你不断重新认识自己和周遭的世界,从而不断做出改变。她鼓励学生了解世界,“当眼里看过更大的世界,心中才能更宽容,才能更坦荡。接受彼此的不同,尊重相互的差异,是了解世界的重点”。
我认为教师要有知识储存的紧迫感和强烈的求知欲,不断地学习和反思总结是认识自己和周遭世界的重要途径。学生开眼看世界的前提,是老师开眼看世界。老师作为课堂的设计者和教育的实施者以及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领者,必须吐故纳新,求同存异,涉猎广泛,不断有新的知识和理念充实自己,这样才能给学生以较好的引导,用真实的阅读和学习行动才能去真实的影响学生的阅读和行动。我们汇贤中学从来都是注重教师和学生的阅读与写作,鼓励师生的实践和思考。
汇贤老师在戴校长的带领下不断阅读、学习和反思。以我入校三年多的经历来说,我已经学习过许多经典教师博文和一些教育学、哲学、宗教、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书籍或名篇。个人成长虽不明显,但好在从来不是止步不前。我相信这些知识和不断更新的理念,在无形之中影响到我,影响到我的课堂,影响到我的学生。它可能就在不经意之间显露出来,带给学生惊喜和触动。
2、哈佛大学教授、美国著名的心理教育学家戴维·铂金斯认为:“未经思考的知识不值得一学”,“真正的有效理解,意味着能够根据已知内容来思考,而不仅仅是知道标准答案或者正确而熟练地完成常规程序”
我们汇贤的高效课堂就和这位教授的观点非常契合。不管是新单元的导学案还是试卷评讲课,或者是海量阅读课等等,我们的理念都是老师引导,学生主导。没有经过思考,没有答案生成、思维质疑碰撞的过程,学生不会有学习的感受,“学了等于没学”,举例来说:我们在试卷评讲过程中是不把所谓的标准答案告诉学生的,想知道正确答案,那就去一点一点讨论去吧。师徒、对子、小组、大组,层层讨论,一步一步解决疑惑的过程才有成就感。是的,我们要的不是标准答案,是寻找并逐渐接近答案的过程,它充满挑战和趣味。
3、哈佛:培养的是人,而不是机器。那位女校长在接受采访中说到:“我最喜欢的学生应当充满了好奇心,他们提出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会让我大吃一惊。”她还提到“学校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完整的人格,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
戴校长也一直在强调“最有效的教育方法是向学生提问”。作为老师,我们应该鼓励学生提问和思考,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我们应该向学生要答案,而不是告诉他们答案,这是一种教育的智慧。学生向我们提问,我们接受和鼓励;我们向学生提问,刺激他们主动解决问题的斗志,辅以展示和竞评,久而久之,我们的学生就会不怕问题,善于思考,敢于解决问题。教师少讲或不讲,学生多问、多去自己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着眼于学生的未来,而不是现在的分数,我记得戴校长说过:我们培养的应该是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以后的孩子,培养的应该是在未来能够很好的在社会上生存的孩子。如此良苦用心的着眼未来,我们应该谨记于心。
哈佛教育理念和我们《汇贤要典》确实有许多共通之处,我们要做的就是相信并且坚持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