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哈佛教育系列文章及我们的做法----许保亮
(2022-07-01 11:50:21)
学习哈佛教育系列文章及我们的做法
最近我校组织学习了一系列关于哈佛教育的文章,读过之后被深深折服,它里面的某些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竟与我校的做法不谋而合。
哈佛大学的教育非常成功。据统计,哈佛大学培养了8位美国总统,158位哈佛校友、教授和研究人员获得了诺贝尔奖,18位是菲尔兹奖奖获得者(世界第一)、14位图灵奖获得者(世界第四)和数百位世界级财富精英。哈佛教育成功的背后离不开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哈佛的教育观是培养对社会有用的完整的人,能够面对未来;培养能为自己,为他人创造幸福的人,培养的是人而不是就业的机器。
哈佛大学最根本的教育理念:选择自己热爱的职业,做有意义的工作,有独立的思想和价值判断选择,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不在于他的能力和经验,而在于他的思维方法,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学会一堆知识,而是让学生学会一种思维,成为更好的自己!真正的教育不传授任何知识和技能,却能令人胜任任何学科和职业;真正的教育,是批判性的独立思考、时时刻刻的自我觉知、终身学习的能力。学会思考、选择,拥有信念、自由,这是教育的目的,也是获得幸福的终极能力!
1、通识教育培养“全人”。
通过通识教育,培养学生具备全球知识、全球视野与跨文化交流能力,应对未来的各种挑战和不确定性。通识教育激发潜能,通识的目的是深入事物的本质,而不是掌握某种技能,第一原则是视野开阔,头脑清晰、兴趣丰富。即有知识广度,又有学习深度;既能跨学科思考,又能解决问题;既开放协作,又善于自我突破。因为未来需要的是的通才,而不是单领域的专才。通识教育核心在于培养人的思维方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真正得到全面发展。我校从学生学习兴趣入手,创设一个个有竞评的活动,让学生主动学习,快乐学习,在做中学,学中做。项目教学与学科教学融合在一起。我校进行的海量读写演吟唱诵,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丰富的社团活动培养锻炼学生的个性发展。种植园劳动基地是最好的自然教育,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得到发展。
2、鼓励学生提问,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美国哈佛大学有一句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培养人的独立思考能力,大量的做题与考试,让学生接受的是填鸭式的教育,没有思考的时间与空间,扼杀了人的创新精神,就会背离了教育的本质。我校每个孩子各科都有不同的问题本,时时记录每节课所提的问题。一天一总结,一天一竞评,孩子提问的能力不断提高。还有课堂以情境教学为主,能上室外操作课的都到室外去,与项目经验教学法结合在一起,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将美术,音乐,舞蹈,写作结合在一起,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能力。每次布置假期作业时,以劳动锻炼民俗采风为主,从不布置抄写作业。
3、自由平等,尊重和谐的校园氛围。
我们学校以学生为主,采用学生上课模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课堂成为成长的乐园。学习时:学生自已提出问题,编题互考,考前猜题游戏,押题竞评,有针对性有意思,学生乐此不疲。
班级学生民主自治管理,师生关系非常融洽,师生同体。师生吃住在一起,给学生过生日,课余一起做游戏。
4、教育面向所有的学生开放,坚持有教无类。
我校从不嫌弃不放弃任何一个差生,采用小先生制和捆绑竞评,通过兵教兵兵练兵马铃薯操马铃薯的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成长,在学习中找到自信,找到内在的驱动力,找到快乐源泉,从而不厌学。
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孩子,让孩子养成健全的人格,充分发挥孩子的个性,让他们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帮助孩子面向未来,帮助他们养成自己的人格和兴趣,找到自己人生的意义,走出自己的人生之路。
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让学生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因为只有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所谓适合教育,就是面向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坚信每名学生都是独特的,每名学生都能卓越。
我校摒弃教育的功利性,浮躁性,坚守教育的初心。以人为本,依托要典,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让孩子拥有好习惯,培养孩子拥有学习力,思考力,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内心豁达,心胸宽广,,相信生活会更美好,培养孩子热爱生活,创造生活。
我们最重要的责任就是,主动学习,思考创新,做好自己,引领孩子。 把教育当作一项事业,当做一种使命,一种信仰。为别人的孩子,更是为自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