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哈佛教育,我们的做法----宋丽娟
(2022-06-26 10:05:36)
学习哈佛教育,我们的做法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取得成功?赢得尊重?还是,享受乐趣……,曾任耶鲁大学校长20年之久的理查德·莱文曾说过:“真正的教育不传授任何知识和技能,却能令人胜任任何学科和职业,这才是真正的教育。”对于教育的目的,哈佛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教育的目的不是学一堆知识,而是学会一种思维。
哈佛大学教学的第一个特点,是通识课(即共修基础课程)的门类非常广,其目的是通过给每一个本科学生广博的知识基础,来培养学生的辨识力。在大学四年中,学生了解到,在以往他所知晓的那个小小的世界之外还存在着更为广阔的天地,亲自去领略它的乐趣,充分汲取知识的营养,以支撑自己去征服那片注定要穿越的知识荒漠。
哈佛大学教学的第二个特点是鼓励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想象力。在大学阶段自由地发挥个人潜质,自由地选择学习方向,不为功利所不为功利所累,为生命的成长确定方向,为社会、为人类的进步做出贡献。正如《大学的理念》的作者约翰·亨利·纽曼所说:“只有教育,才能使一个人对自己的观点和判断有清醒和自觉的认识,只有教育,才能令他阐明观点时有道理,表达时有说服力,鼓动时有力量。”教育令他看世界的本来面目,切中要害,解开思绪的乱麻,识破似是而非的诡辩,撇开无关的细节。教育能让人信服地胜任任何职位,驾轻就熟地精通任何学科。
哈佛大学教学的第三个特点是鼓励学生去实践。哈佛女校长德鲁·吉尔平·福斯特强调走出去了解整个世界是孩子们的必修课。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我们到底为什么一定要走出去,看这个世界。世界有太多的内容需要我们去熟悉和探索,绝对不仅仅局限于学习他国的语言。语言只是一种工具,比它更重要的是学习陌生的文化与历史,他国的人文与生活。当我们看到的世界大了,才能更加宽容,才能更加坦荡。实际上,接受彼此的不同,尊重相互的差异已经成为“了解世界”的重点。
哈佛大学教学的第四个特点是培养学生养成一个思维方式。真正的教育,是批判性的独立思考、时时刻刻的自我觉知、终身学习的基础。教育的目的不是学会知识,而是学习一种思维方式——在繁琐无聊的生活中,时刻保持清醒的自我意识,不是“我”被杂乱、无意识的生活拖着走,而是生活由“我”掌控。
我校虽然和哈佛处于不同教育的不同阶段,但我校在学生步入学习阶段就开始培养学生的习惯,养成思维。首先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想象力。例如我校实行的高效课堂,教师将学生要学习的知识进行整合,形成学生学习、思考的工具,学生利用教学工具进行自我研究,在学习中学会辨别的能力,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其次是鼓励学生在做中学,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不管是学科知识的获得还是兴趣爱好的培养,我校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己亲身参与、亲自去做,为了使学生更加贴近生活,让学生参与作物的种植、除草、杀虫以及收获。最后是学生在社团活动、种植园等活动中养成了思维方式,学会思考、选择,拥有信念、自由,这是教育的目的,也是获得幸福的终极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