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节色彩课----张雅琼

我的一节色彩课
张雅琼
本学期四年级的美术课程教材设计的非常紧凑,其中有三节有关色彩的连续课程《色彩的明暗》、《色彩的渐变》以及《色彩的情感》。看过教案我决定把这三节课作为这学期的重点。
在前两节课的基础上让孩子们能够充分理解色彩的情感表达,在绘画的时候准确的运用色彩。在让孩子们充分了解色彩的色相、明暗渐变之后,我们在四月的第二大周学习了《色彩的情感》这节课。
第一节《色彩的情感》课程在404班开始了。下面来介绍一下我的上课流程:
一、新课导入:播放视频(电视台贺新年动画片段)引起学生兴趣。出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并回答:
从这段视频中都看到了哪些颜色?你心里有怎样的感受?
二、感受色彩给学生情感上的变化。出示不同色彩让学生观察,分别出示以下两个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并回答。
1、说一说每种颜色能联想到什么?
2、联想到的事物让你产生了怎样的情感?
三、欣赏画家作品,体会色彩的魅力。(表达情感的方式有很多种,可以是语言,文字又或者动作表情等,美术也有美术的语言,那就是色彩。)
1、欣赏法国野兽派画家马蒂斯的剪贴画《生命之树》(简单介绍马蒂斯,让学生感受马蒂斯明快的平面化色彩以及风趣的构图。)
2、欣赏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的油画作品《呐喊》(简单介绍爱德华蒙克,带学生感受蒙克绘画强烈的主观性和悲伤压抑的情调。作品以红色为背景,源于火山爆发,火山灰整个天空染红,画面中的人物表情也充满着害怕、惊悚,整个画面给人一种感受,画家内心是不安的,惶恐的。爱德华蒙克对苦闷心里强烈的呼唤式的处理手法对20世纪初德国表现主义的成长产生了重要影响。)
四、示范绘画
1、心情舒畅、愉快(春游,郊游等场景,山、书、河流,大量蓝、绿色的运用)
2、疼痛(尖锐的物体、红色的运用)
五、学生自己创作,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明确自己想要表达的情感以及表达情感所需要的色彩。学生在情感表达过程中需要展现自身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同时需要注意画面构图,以及自身画面的主体与背景。
六、作品展示与评价:首先对子、小组之间相互展示自己的作品,然后进行自评、对子评价、小组评价。鼓励学生大胆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讲述作品中的情感表达以及色彩的使用。其他小组给展示组作品进行评价、加分并给出自己的建议或觉得有亮点的地方。
七、拓展延伸:美术中色彩的运用不全是临摹大自然的颜色,更多的是用色彩传递自己的情感,喜悦、愤怒、悲伤、平静,这些都是生活的常态,我们要试着体会色彩在艺术和生活中的情感表达作用,学会运用色彩,提高自身对色彩搭配的使用,以及对自身审美潜移默化的影响。多表达情感也能抒发自身的心情,也可以排解心中的负面情绪,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