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联考后的反思----李晓敏
(2022-04-26 09:45:35)
全县联考后的反思
2022年4月10号,我们进行了中考前最大规模的联考,考试结束全县分学科进行教研,针对每题得分情况进行详细分析,从分数看学情,从学情确定下一阶段的教情;之后,我们学校也进行了联考分析会,化学我校均分比创新高1.2分,虽然略高,但是拉开的差距不是很大,作为化学组负责人我有义务整理并反思化学学科的问题,并对下阶段的复习做出如下调整:
一、走教材,抓概念的重现:通过刚做过的模拟卷,引导学生找到已经学习过的概念性的知识直接分类,制成自己的单元小资料,时时翻阅、背诵、牢记各种概念。
二、抓基础知识的记忆:充分利用课前3分钟,形成化学学科文化,提前候课,提问、抽查要求学生背诵的概念性知识点。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很重视自己记忆的知识点是否遗忘,每节课提问几名待优生,督促学生温故知新,形成保持记忆的好习惯。记的东西越多,越有成就感,越喜欢记忆,长期坚持一定会在过关中实现转差。
三、利用思维导图使零散知识系统化:本阶段学习的内知识点系统性整理,连续一大周做过的模拟卷对比、联系,使原本零散的知识点衔接起来,促进学生在脑子里形成知识网络图,容易拓展学习其它的知识点。
四、抓易错题知识点:概念以及理论性知识点都是为了做题服务的,学生做的题目都是老师做过之后挑选出来的,都是精心设计的,不是胡乱找一套卷子给学生做做,因为已经会的题目何必要继续浪费时间呢。教师先下题海,学生乘轻舟,精做题,做精题。在专题专做的基础上得到提高,从而实现做题能力的提升。
五.利用纠错本标记高频考点:每一次模拟考,都是一次对自己短时间内所学内容的最直接的检测。在考试中找到自己的不足,然后查漏补缺。但是基于大多数孩子爱玩的天性,学生是不会主动进行整理的,教师要督促学生使用纠错本,分类整理每一次做错的题目,结合互考常温常看,突破不足,实现真正过关。
六.研究课程表工作法,使复习更高效
新课结束,一轮复习看似简单,其实却是一件非常繁琐的工作,规划稍不合理,就会让自己觉得杂乱无张:三定研备、教学、听课、评课、新教师的打磨课、一师一评、个别学生的思想教育和课后陪辅等等。稍微不经意就会忘记哪件事该做,最终变得杂乱无章。为了解决保证每项计划都能够按质、按量进行,充分利用课程表工作法,我的具体做法是:制定大周工作计划,按照先后排序各项完成自己规划的工作,并将教学计划张贴在教师,师生都做到心里有数,课程进度和其他工作齐头并进两部耽误;时间上有稍微的不一致,及时调整,保证课程表工作法顺利推进,以身为典范,教育学生学会合理规划安排自己的时间,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七.利用抓阄,使展示更精彩
经过智学分析系统的数据发现学生的基础薄弱,对实验题目阅读量的畏难情绪是主要原因。要解决学生的内因,还得保证学生愿意参与,就只能利用抓阄点燃学生在课堂上的兴奋度,慢慢提升基础,改变薄弱学生内心对于化学题目的畏惧感;课堂上我的具体做法是:面对每道综合型的实验探究题我只点拨方法,具体过程由学生自主展示,学生抓阄确定展示组、展示板块、个人展示内容;这样课堂有太多的随机性,学生不得不探究所有的内容,
联考不是终点,而是下一阶段的新起点,疫情当下,我们安抚学生的同时严格按照汇贤要点的指引,师生同心,共同完成下阶段的复习工作,实现2022年中考的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