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困难找同事----孟艳
(2022-03-29 17:00:41)
有困难找同事
我愿做汇贤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这不,为了工作的需要,仅一学期的功夫,就由六年级改签到了二年级。
让我教二年级?连我都要忍不住吐槽,自黑自嘲一把,何况他人乎?在我的认知里,能带低年级,那得需要多大的耐心、多老道的经验!而我给自己的定义一直都是“难成事。但陆校长说:“你得尝试,去突破、超越,自信点!”领导能让我去带,那得多看得起我孟某人!必须接受!干好与否,再说!
在心有余而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只能恶补:备课时间几乎都用在了琢磨二年级教材、教参上,甚至连课余个人休息时间也缩减了许多,看教学视频,找PPT,查教案,钻研上法。期间,没少给自己找难为。
好在平时还算有几个知己,所谓“有困难找同事”嘛。郁纯灵老师和于远老师给我弄了好几套课件,以便我从中筛选出适合自己用的。这样一来让我上课有了抓手。
在教学《神州谣》的时候,曹标老师专门给我做了一个课件,这让我认识到只要是有米之炊,即使不是巧妇也能熬出相当不错的粥来。
这个班是李颂老师一手带出来的,对学生的情况比较熟悉,而且她的教学经验丰富,我只要一有时间就往她跟前凑,讨教一些我所不了解的教学重难点,以及如何抓好课堂纪律,让孩子在课堂上始终保持学习的兴趣等等。
于是在几位同事的建议和帮助下,每天腰包鼓鼓的,糖果没间断过。课堂上,我也逐渐让自己有了与这个年龄不符的偏于年轻的精气神。第一天我就告诉他们我后脑勺有眼睛,谁的表现都逃不过我的火眼金睛,后来他们问我是不是混身都有眼睛,不然为什么总能第一时间发现谁在走神,谁在做小动作;我还骗他们表现不好的时候,电脑也会生气,一生气就死机,不愿意给他们放动画,事实证明此言非虚……
课前,早饭后、午休后,第一时间入班,去“追收”日清作业,兜里总是揣支红笔,一个个哄着要“狗肉账”,再一本本批阅。得A+的在小组竞评中总能拿到最高分。如此,也算是间接提升了完成作业的时效性。
孩子哄得差不多贴心了,见到总会问好,然后告诉我他的名字是什么,方便我记忆。有时候还会拿着好吃的追着硬往手里塞,真的比我当班主任的那个班的“白眼狼们”懂事多了。
很多时候在课堂上,一些细节我拿不准,都是向他们请教,是他们主动来教我。十多天下来,不知道他们掌握了多少知识,反正我是学到了不少。
十多天,体验过程五味杂陈。不管如何,都很感谢领导给我尝试的机会,感谢同事对我的帮助,感谢这些孩子让我感受到的人间小友爱。
都说教学是个慢过程,也许现实不允许慢,我却不能急功近利。,当然我本身没有经验,并不拥有急功近利的资本。所以我愿意慢下来,和孩子们一起收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