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展示课给学生带来什么----刘辉

(2022-03-26 11:17:38)

展示课给学生带来什么

                        刘 辉


我校的高效课堂从07年就开始学习外校经验,并着手在校内推广,至今已有15的历程,到现在还有很多老师在传统和新课改之间徘徊不定,左右摇摆。结合自我之前的教学经历,我很坚定我们的模式,或许最后初三的中考成绩能验证是成功的。但很多老师并没有坚持上展示课,我想或许不相信展示课能给学生带来什么?只相信他的一言堂是很权威的。下面我就展示课谈谈我的一点看法和理解,有不妥之处,请同仁们批评指正。

一、坚信展示的经历

最早在篱笆一个乡间小学任教,感觉传统的教学根深蒂固,思想僵化,那时认为教书就是教师讲,学生听,只要把自己的课讲好就行了,至于其他的想的就少了。入汇贤以来,对课堂有了新的认识,彻底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07年来到汇贤教了一年的小学六年级,当时恰逢汇贤开始搞课堂改革,感到有点无所适从。但随着慢慢的学习,感觉是改是很必要的,慢慢地我调整自己,尽快适应学校的多媒体和导学案相结合模式。首先自己必须要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学,转变观念,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到改革是必然的。所以,一开始我就从思想上重视,行动上积极地投入,当时正好我校开始给任课老师配电脑,给各班装投影仪,后来又学习导学稿等等。当时我也很爱学习,对所有的新事物及新模式,我都吸收很快。后来学校组织了全体教师前往铜都双语学校进行了观摩学习,使我对高效课堂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我也大胆尝试用这种模式上课,慢慢觉得,我的课堂有了变化,学生变得活跃起来了。直觉告诉我,展示的课堂教学效果比以往传统教学要好,学生的变化是明显的。课改带给我的是更多的思考,每天早上看好自习后,总会想一想今天的课堂如何把导学案和课本结合好;怎样让学生展示,怎样使基础差的学生能动起来;怎样把课本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踏踏实实地上好每一节课,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原来头几年收的差生也慢慢的成绩上来了,这对我也是种鼓励,更坚定了自己按我校的模式去教,变就是进步,展示就会逐步提升成绩。

二、展示给师生带来的益处

1、展示给学生带来自信和快乐

每天认真完成自研,认真积级参与交流讨论,使每个板块和知识点都能悉数掌握,随机抽签就能大大方方上台自信展示,慢慢地就会使学生逐步树立自信,久而久之就会真正达到“乐学”的境界。

2、展示给学生带来表达、组织等各种综合能力的提升

为什么现在的一中这么喜欢我校的初三毕业生,是因为他们入一中后,能较好的胜任班干部工作,也能带领班级学生自主学习,更较好的能做好其他学生的思想工作,同时也是管班的一把好手,偶尔老师不来咱毕业的学生也能上课等等。我想一方面是来源于我校的班级管理获得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是我们长期展示课培养出学生有较强的综合能力。

3、展示是检验假学习的试剂,也是检验学习效果的最好办法

会不会,随机抽签一展示,就能验出所学效果,一味坐那听,你也不知道他学的咋样,对于理科来说,展示有三个步骤:一说已知和所求,二说解题思路,三说简单解题过程。只要能展示好,就知道是真学习,只要能说好,相信写出来就不成问题。

4、展示可以创造合群能力的提升

小组合作 探讨交流不管努力的目标是什么,不管他干什么,他单枪匹马总是没有力量的。合群永远是一切善良思想的人的最高需要这是著名文学家歌德对于合作的观念。一个学生能不能展示好,就需要他在各个环节上认真,认真自研,认真交流,认真讨论,认真听组长分享好的解题思路,以上各个环节把握好了,合群能力也无形中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5、展示让教学更轻松

学生想展示好,就会按老师设计好的学案或其他教学设计方法去认真学习,对于自研中存在不会的知识,学生自己就会主动去寻求帮助,以便在接下来才能更好地展示。一旦学生自己主动去学了,教师不需要投入更多精力关注课堂纪律,就能腾空关注更多后进生或极个别边缘人,慢慢地才能理顺课堂、把握课堂,使每个人都真正按老师设计好的方式去经营好课堂。

本段摘自高效课堂权威网站:在高效课堂改革中,这个"",既指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高效率,又指学生课堂学习的高效益。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锻炼各方面的能力,养成良好的习惯,满足终身发展的需要。而高效课堂上的课堂展示是学生学习交流的平台,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起来,教师就必须给学生自主表现的空间,这样学生展示的类型才能多样性.提高展示效率的方法有很多。设计富有启发性的引导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诱发学生展示的欲望;设计多元化的展示形式,激发学生的展示兴趣;适当时候予以点拨等.

课堂展示就是好,用好它就能搅动、搅起所有学生跟着课堂节奏一起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