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南麓(二)松堂,宝谛寺石牌坊,致和延寿洞,碉楼

标签:
宝谛寺石牌坊碉楼致和延寿洞松堂实胜寺 |
松堂游记
朱自清
这篇散文是作者一九三四年游西山松堂后所写。
山上还残留着些旧碉堡,是乾隆打金川时在西山练健锐云梯营用的,在阴雨天或斜阳中看最有味。又有座白玉石牌坊,和碧云寺塔院前那一座一般,不知怎样,前年春天倒下了,看着怪不好过的。
从文中推测石牌坊是1932年倒塌的。
看柱基里断裂的痕迹,估计是柱基石断裂引起石牌坊的倒塌,石牌坊整体向东从山坡上跌落。构件基本完整。
网上找的的宝谛寺石牌坊的老照片。看着非常壮观。
建筑形式、尺寸与碧云寺石牌坊(乾隆十四年建)如出一辙,四柱三楼两侧带影壁。
看完石牌坊,下到居民院里,突然发现了2个石烛台。石五供之一呀,十三陵经常可以看到,附近难道有墓。石五供始见于明代永乐帝长陵,后为定制,从佛教中借用的供养祭器。由石祭台和一个炉、2个花瓶、2个烛台组成
果然在附近看到一个像墓穴的所在,现在已经变成了垃圾堆。
近前一看,上面有字,仔细辨认,好像是致和延寿洞。下面被垃圾完全封死。
网上查了查,没什么记载,有人说是明朝的太监墓。倒是地宫里的壁画很精美。网上有图片。
接着往东走,直奔松堂。
没想到松堂门口就是岗哨,被轰了出来。
只能趴墙拍了两张。
松堂位于香山团城演武厅附近。原是焚香寺旁的小敞厅“来远斋”。焚香寺建于清乾隆十四年,是高宗皇帝来团城阅兵时休息之地。来远斋坐西朝东,结构全部用汉白玉石建造。白石枋柱上,有对联、横额。厅内有用紫石雕琢的宝座,座后为一石屏风,上刻乾隆手书赞美健锐云梯营的诗和序。石敞厅后有古朴的叠石,玲珑剔透。敞厅为近百株白皮松包围,松堂之名由此而来。
里面有很多白皮松
出了松堂,向北走,就到了团城演武厅,演武厅西南曾有一寺,名“实胜寺”,寺已无存,不知毁于何时,现仅存一碑亭,重檐歇山顶,黄瓦红墙,四面开门。亭内有一座方形碑,上边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刻写碑文,碑文内容是记录金川战役的战绩,其实北城楼内的卧碑碑文是此碑的补文。碑为汉白玉材质,碑体巨大,号称“西山碑王”。
碑亭在果园里面,被铁栅栏包围,进不去,只能外面拍两张。
碑亭向西,进入一个军区家属院,一直向西,在半山腰上有一个完整的碉楼。
碉楼侧面
顺着碉楼,爬上防火道,再向前,一条古道就在眼前。
这条路一直通向北法海寺,咱们下回介绍北法海寺和晏公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