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前主动回撤 后市意在长远

(2008-07-22 17:14:35)
标签:

老克论股

股票

杂谈

                  关前主动回撤  后市意在长远

 

    笔者最近总是有些煞风景,在大家一致看多的时候唱反调,昨天拟文指出“短线行情将在明日遭遇挑战”又一次犯了这个毛病;从昨天的点击就看得出来,大家对上涨行情中的不和谐声音基本上自动过滤掉了,不过今天还是要接着这个话题谈:

 

    昨天讲过,5浪下跌后的N形反转走势并未确立,在这个时候就开始盲目乐观显然为时尚早,但在连续两天的上涨后市场显然缺乏应有的谨慎,昨天的博客里面也是看多声音一片,大家可能在不知不觉间已经忽略掉了市场在经历了持续八个月的大跌对股民信心的打击,做多信心的全面恢复远不是2根小阳线那么简单;现在看,第5浪的延长浪并没有明确走完的信号出现,短线应以波段操作为主,仓位不宜过重。

 

         关前主动回撤 <wbr>后市意在长远

 

 

    昨天说过指数延续2天的反弹走势将在今天遭遇严峻考验,时空双重压力位形成共振,将构成验证反弹成色的一次重要测验;今天虽然部分得到应验,但方式有些出入。全天走势之弱显然有些出乎老克意料,预期之中的盘中冲击没有出现,取而代之的是弱势震荡整理,在如此重要的关口出现进二退一的走势显然和强反弹的预期有偏差。

 

         关前主动回撤 <wbr>后市意在长远

 

    短线走势分析:

 

一、乐观派

 

    目前的行情从更长的时间段看还有继续向上的动力和空间,但突破眼前的2950压力位是一个重要前提;不过短线连涨两天,如果今天继续向上发动攻击对短线多方力量的消耗还是很大的,而一旦冲破压力位,必将遭遇短线获利盘、解套盘的双重打压;多空力量此消彼长,有可能在压力位附近形成来回拉锯的局面,这种情况不利于短线行情的发展。

 

    今天市场主动回撤可以使市场的运行节奏放下来,通过时间要素来捏实底部基础,聚集做多力量,如此走法持续时间更长,后劲也要足些!

 

    但此种走势须具备几个前提:

 

 1、目前点位必须要保住,不能够深幅回调,否则容易形成再次探底的局面。

 

 2、成交量需要维持在600---800亿的水平,萎缩过快对维系多头力量是个沉重打击,有可能形成多翻空的不利局面。

 

 3、调整时间不能超过本周四,横盘时间过长对做多信心会产生负面影响,容易使目前的局面更加复杂化。

 

    如具备以上几个条件,后续走势则还有向上冲击的可能!

 

 二、谨慎派:

 

    与上面讲的正好相反,只要明后天的行情走势出现上面提到的3点中的任意一点,即应控制仓位规避风险;就目前的行情来说,能挺到今天的资金都是精华中的精华,但越是在这种时刻越是不能大意,这个市场永远不缺机会,控制风险也是当下不能够忽略的。

 

    政策消息分析

 

    为规范“大小非”减持,证监会早在4月20日就发布了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指导意见,要求持有解除限售存量股份的股东,预计未来一个月内公开出售此类股份数量超过该公司股份总数1%的,应当通过证券交易所大宗交易系统转让所持股份。此后,交易所也多次发文,规范“大小非”减持,并完善大宗交易系统。但是这些措施不能够从根本上改变解禁股对市场的压力,因此长期看,解禁股还是市场上涨的最大阻碍所在。

 

    策略:

 

    早上讲过奥运会召开前不能肯定说一定有什么实质利好,但一定不会有利空,这是短线行情走好的关键背景因素;但在目前的国内外情况下,市场也缺乏走出反转行情的底气,所以短线行情只可以看到奥运会召开,至于以后怎么发展到时候再看。

 

    短线行情总体还是倾向于上涨,但一定要满足老克指出的3个条件,今明两天稳健型的投资者可以适当控制风险,等待局势明了。价值型的朋友如果是在低位介入则可暂时忽略眼前的波动,以持股为主。

 

    老克:想在这个市场长久的生存下去,一定要记住两个字“忍”和“硬”,趋势不明忍得住,行情来了不手软,只有做到这两点,你才有可能比别人活得更久些。

 

                        最新博文把脉中期业绩浪的三大要点 

                             近期市场五大投资机会分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