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贫困的尖子生应该避免的两种极端心理

(2008-09-09 21:12:48)
标签:

贫困生

尖子生

高考状元

捡垃圾

心态

分类: 教育杂谈

贫困优秀生应该避免的两种极端心理

——读《捡垃圾的高考状元有感》

 

最近在新浪网上看到一篇报道,说是有个叫王远的男生高考考了全县第一名,但是还是差两分才能到清华的录取线。结果去了中南工业大学,但是由于不满意大学的学习,跑回家闷了三年,又找不到工作,不得不上街捡垃圾谋生。而且这个学生家里还非常穷,他妈妈下岗多年,又离了婚,靠捡垃圾来供他读书。本来一直以自己这个学习优秀的儿子为傲,结果却落得个这样的结果。看了之后,不由得为之一哭。

 

相信所有人看了这个故事都会想,其实这个高考状元当年便是去了中南大学也很不错,到了2000年本科毕业到现在都已经工作八年了,即使读研之后再工作,也已经五年了。即使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作,也足以让他和他妈妈的生活和今天天差地别。

 

我自己也是出生在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对于这种事情特别敏感。事实上,我比较能够体会这个王远在做出退学的选择时候的某些心理活动。他错在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基本上是所有贫困的优秀学生或多或少都有的心理问题,当然也包括我自己。这两个方面就是:过分的自傲和过分的自卑。这两种错误的心理,真的害了很多人。

 

首先说过分的自傲。在比较贫困的地区,孩子们除了读书考好大学之外,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并不多,因此学习成绩就显得愈加重要。在学校里面,学习好的同学自然是众星捧月一般。而出身贫寒同时又学习优秀,从小就被家人急于厚望,亲戚朋友也会有不少夸奖之词,拿来给自家孩子做榜样。在这样的环境中,人很容易把自己看得太高,认为自己真的是人中之龙。中南工业大学并不是什么烂学校,它是国家重点大学,多少人辛辛苦苦想考进来而不可得,还有更多人则根本就不敢想,只求能进一个二本、三本的高校就谢天谢地了。但王远却因为它不如清华大学,而觉得埋没了自己,放弃了在中南工业大学学习的机会,这就是过分自傲带来的悲剧。

 

其次,是过分的自卑。把自己看得比较高的人,在遇到挫折的时候,会比普通人更加痛苦,因为他们的心理落差更大。一旦自傲的心理被打破,就可能会走向极端的反面,即过分的自卑。在中学里面,贫困学生一般都是在本地读书,贫富差距不会太大,而且高中生也没有太多机会花钱。但进入大学以后,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贫富差距一下子就出来了,平时大家一块凑份子吃饭、唱歌之类的,没钱就只好在寝室里面呆着。此外,到了大学里面,你高中的学习成绩如何,全都一概不算了,必须全部重新开始,考试成绩也不能再给人带来优越感了。这个时候,很多出生贫困的优秀同学就会感到非常失落,觉得自己什么也干不了、谁都看不起自己,变得沉默寡言,难以接近。

 

对于王远,在高中的时候自然是老师家人都宠着他,对他寄予厚望,他自己也会跟着觉得自己比同班的同学优秀很多。当他高考没有考上清华的时候,这种心理落差让他觉得难以承受,进入了中南工大,这种自傲的心理让他觉得,在这样低水平的学校学习,根本没有什么意义。一旦在大学的学习遇到某些挫折,以前的自傲就演变成了某种自卑,最后选择了退学。

 

无论是过分的自傲还是过分的自卑,都是不可取的。实际上,一个县高中的前几名,只能说明你只是你那个地区、那个年龄段的同学当中学习能力比较强的一个罢了。真正放到全中国来比较,真的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此外,成绩的优秀离真正的成功还有很远的距离,我们还需要很多很多的努力才能把成绩的优秀转变成为真正的成功。高考考好了,进入一个优秀的大学,无非是获得了一个更好发展平台,可以比别人的起点高一些。这就好像是一段长跑,高考的成功,说明你在某个重要的弯道超过了别人几十米,但并不代表你会一直领先,后面的人如果比你更加努力,仍然有机会追上来。同样,高考实在考载了,也不过是长跑路上摔了一交,被别人甩下了几十米,只有咬咬牙,还是有机会追上来的。

 

据说这个王远捡垃圾的故事报道后,就有人来信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鼓励王远:高考的差距,可以通过大学四年的努力学习,考研进入优秀的大学,把一切补回来。可惜,这个王远不仅选择了退学,还选择了放弃奋斗,居然始终不敢再次走进高考考场。说实话,一想到他妈妈靠捡垃圾养活他,我就想上去抽他两耳光。这个世界上比他不幸的人太多了,他至少还有机会去读中南工业大学,至少还有机会去参加考试来重新取得转机,他有什么权力放弃努力的机会?从自傲,转向极端的自卑,最终让王远连参加考试的勇气都没有了。其实,一个人只要不自己看不起自己,别人也不会看不起你的,至少大部分人不会。反之,如果你自暴自弃,希望取得别人的怜悯,那么就真的会有很多人看不起你了。

 

对于家庭条件比较差的同学,我觉得最好的处事方法就是坦然面对,跟大家正常相处。比如同寝室的同学一块去食堂吃饭,别人吃得好点,自己钱少就吃的差点,大家仍旧一块吃饭,该聊天聊天,该干嘛干嘛。朋友们出去聚餐,有钱就去,没钱就不去。总之,不要故意躲着大家,这样朋友们反而会以为你这个人很孤僻、难以接近。其实除了少数人以外,大家都会以一种很正常的心态来看待彼此之间的贫富差距,毕竟谁的钱也不是自己挣的。对于那些就是喜欢瞧不起别人的,你不理他就完了,犯不着顾影自怜。剩下的,就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认真读书,学好本领,将来取得更大的成就,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切。

 

总之,不可自傲,不可自卑,平常处事,安心学习,珍惜自己所获得的一切。我认为,这对那些家庭贫困的同学而言,这种心态才是最好的。对我自己而言,我也在这方面犯过很多错误。这种一会儿自负、一会儿自卑的心理,让自己走过很多弯路,直到现在,我也不敢说就完全摆脱了这两种心理的影响,但是,至少我看到了自己的缺点,希望和那些跟我经历相似的朋友们共同改进。

李晓鹏学习方法正版DVD赠送读者活动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2e1cdc0100c3wq.html

晓鹏老师微信号:lxpblog

家长交流QQ群33657471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