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素釜,铁打出

(2014-07-28 17:20:56)
标签:

文化



屋漏痕,书法用语。形容雨水顺墙而下,沿着凹凸不平的墙面蜿蜒流淌,
时走时停且直且曲,形成顿挫有力的痕迹。这一说法,最早出自颜真卿与怀素的对话,以这种用笔方法得到的线条,则被古人认为最纯粹、最纯净、最具有美感。李共标早前在杭州Solife展出的作品中,几乎每件铁器上都带有各具特色的独特肌理,若有似无,时浓时淡。“如同屋漏痕,这些肌理都是天然,自然的,没有任何后期人为的加工。”李共标声如其人,含蓄内敛,并不善谈。

 

素釜,铁打出

 

屋漏痕隐岁月悠

做了百余件作品。觉得枯燥吗?不会,铁器的制作本就是一项寂寞的工作,力由心生,念由心起。李共标的寡言,注于铁器,是最好的说明。

 

素釜,铁打出

素釜,铁打出

 

至于缺角的,就让它缺着吧,不必强求完美。


我们时常会把喜欢的事默默放到一边,然后为此找各种借口,想真实的内心妥协。而李共标想得很简单“喜欢就已经够了”,收益得失全然不需要考虑。后来的事情,有些水到渠成也有些顺理成章。朋友有工作室要转出,李共标思来想去后接手了,此时,手打铁器已经让李共标产生了浓郁的兴趣。为这这份喜欢,李共标开始了专门手打素釜的生涯。

 

素釜,铁打出

 

素釜,铁打出

素釜,铁打出

沉得下心,耐得住寂寞,就算一件器皿花上几个月的时间,李共标仍然觉得太匆忙。对于未来,李共标想得很简单,也许会尝试其它金属材料的锻造,但依旧以铁为主。除了花器、茶器、香器也是会考虑制作方向的。“简单的事,做得更精更需要时间。”正是这份造物的快乐,让李共标坚持用原始的模式,传统的手艺,“铁打出”独具魅力的现代素釜。

 

素釜,铁打出

 

素釜,铁打出


 

图文来源:《中华手工》2014 8刊 <民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