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中华手工
中华手工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124
  • 关注人气:103,58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报道之——木活字:不止活在记忆里

(2014-07-30 16:16:46)
标签:

文化

旅游

古色古香的字模,印出一个个飘着墨香的汉字。在浙南一隅的东源村,元代王桢发明的木活字印刷技艺传承近千年而从未中断,堪称中国古代印刷术的活化石。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报道之——木活字:不止活在记忆里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报道之——木活字:不止活在记忆里


对王超辉来说,2001年无疑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他几乎在一夜之间成了名人,名字开始频频见诸网络和报端。这一切都源于他在制作族谱时所使用的一项从祖上传下来的技艺——木活字印刷术。

为什么古老的木活字印刷术会在东源延续下来?这是几乎每一个到馆里参观后的人都会产生的疑惑。“修谱。”王超辉用简简单单的两个字道出了原由。据长期研究浙南族谱文化的吴小淮介绍,浙南一带是典型的移民社会,当地的先民要么是在宋代以前为避战乱迁到闽南地区,然后在明清时期再迁到浙南一带,要么是在北宋南渡时迁徙到此定居。颠沛流离、聚族而居的生存背景,造就了当地人强烈的宗族观念,“三世不修谱,当以不孝论”,即使在“文革”期间,这一带的修谱传统也不曾中断过。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报道之——木活字:不止活在记忆里


木活字印刷技艺之所以能在东源保存下来,原因就在于浙南一带的修谱习俗。如果当地政府能补贴木活字修谱,以利益为驱动,让更多谱师或宗族在修谱时主动选用木活字印刷,这样的保护措施,或许更有效。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报道之——木活字:不止活在记忆里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报道之——木活字:不止活在记忆里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报道之——木活字:不止活在记忆里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报道之——木活字:不止活在记忆里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报道之——木活字:不止活在记忆里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报道之——木活字:不止活在记忆里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报道之——木活字:不止活在记忆里




图文来自《中华手工》2014年8月号“国术”栏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