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361685913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读《论语》第十六篇琐记
(2012-12-26 01:29:19)
标签:
内容
琐记
手指
卡卡四岁十个月
亲子阅读
育儿
分类:
妈妈和卡卡-读万卷书
自从开始读《论语》以来,我们一直坚持每周一篇,如今正读到“季氏篇第十六”。
眼瞅着整本《论语》,越来越薄,而且,最后这几篇,内容也越来越少。
来记录近期读《论语》季氏篇第十六的一些细节:
1、进入识字敏感期。
一直不希望卡卡那么早识字,虽然没有特意的回避,但是,也没有任何引导。只是在讲读绘本的封面时候,会用手指读书名。卡卡一直是看着封面,知道书名,妆模作样地指着字,但实际上不认识。
不过,凡是有早期阅读的孩子,估计无一例外。尤其是读《论语》。她眼睛无处可看,就只能看字,多多少少也会记得几个字。
这本《论语》即将读完了,最近发现,卡卡对字很敏感。走在街上,只要看到她认识的字,就会读出来——有时候是错别字。因为她只读她认识的,比如:大连开发区,她只读“大开”,搞得我很被动,到处去找她说的是哪个地方的什么字。
今天下午,午睡醒来,自己围着被子,翻旁边的一本《诗经》——她没开始读《诗经》呢,是我在选《论语》读完后,下一本读什么。她自己一页页地翻着,读出她自认为认识的字。比如:既见君子,不我遐弃。自己在读:“君子不我”。——也由此可见,大部分妈妈觉得宝宝已经认识一些字了,把书让孩子自己读,孩子是怎么读的,呵呵~~~~
今天晚上,又在研究:“盖”和“益”的区别。她把两个字分别看了一下说,上边都像两只兔子耳朵一样,但是,盖的中间是个“王”字。“盖”看上去,挺得直直的,很高的样子。
2、对一些古画敏感。
从没想过卡卡会对这些画感兴趣。
不过,最初她的兴趣应该来源于她对《论语》本身的没感情。在云南大学出版社的这个版本中,每一篇结束,都会有一两幅古画。
她最希望看到古画了——看到这一页,就胜利在望了,哈哈~~~
但是,慢慢地,就看出了故事来,从而有了兴趣。
比如,上边这幅《过庭诗礼图》,画的是《论语》“季氏篇第十六”中第13章: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
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这段小场景,卡卡理解了。
今晚睡前还自己找张纸,在画这一章的内容。
卡卡的画画,除了见过两三个小朋友画画之外,一直没有经过任何指点和干扰的,所以,我一直没发现她进入写绘状态。不过,我也从来没“引导”过。顺其自然吧。
最近几天,发现她开始边画边口中念念有词了。
所以,她的画,可能是比同龄孩子稚嫩了。
她一边画一遍讲。
孔子独立,鲤从庭院中走过,孔子问:学诗了吗?鲤说没有。孔子说,不学诗,将来连话都不会说。鲤就赶紧回屋学诗经了。
接着画右边这幅,说:孔子站在庭中,鲤又走过,孔子又问,学礼了吗?鲤说没有,孔子说,不学礼,将来没有在社会立足之地。鲤就赶紧回屋学礼去了。
我问她,怎么孔子那么小,鲤那么大?卡卡说,我们站的地方离鲤比较近,所以看鲤大,孔子远,所以比较小。
对于下面这幅图,卡卡也是相当感兴趣的:
在《中国通史》中,还专门找这个故事听。但是,对于二人的气节,她是不懂的。
3、对内容感兴趣的章节。
①第9章: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知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她能讲出来:别的小朋友问我怎么会读论语,我告诉他们,我非生而知之者,而是学而知之。我还得继续炼啊!干脆,我做个小仙丹吧,我虽然不知道仙丹是怎么炼的,不过你就当我是个小仙丹,慢慢炼我吧。
我说,那我就做个炼丹炉吧,就给你这个小仙丹放我这炉子里炼。
她说,这仙丹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啊?
我说,就是泥巴用水活活,就扔炼丹炉里用火烧。
“那我不也正好是泥巴捏的嘛!”——卡卡不清楚小孩究竟是怎么出生的,我曾经告诉她,是用泥巴捏的,正好最近又都听女娲造人的故事,验证了我的说法,于是,她深信不疑!
②第11章: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她每次都用手比划着:见到不好的事情,就像面对着一锅沸水,千万不要把手伸进去。碰都不要碰。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倡导:借助绘本提高阅读能力(一)
后一篇:
亲子阅读中如何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