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
(2010-08-04 08:22:54)
标签:
杂谈 |
人在心底都希望有一种高高在上的野心,这野心也是需要经营的,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自己崇高起来,进而变得神圣。
神圣这个词由两个名词重新组合而变成了一个形容词,它常常与某一时刻连用,以此彰显这一时刻是如何唬的人热泪盈眶。最有名的例子就是某位领袖神采奕奕的出现在天安门城楼上诏告天下的那一瞬间。
由崇高而转入神圣,也是需要过程的,首先必须是脱俗,即不能和平常老百姓一般喜欢二人转一类的娱乐,即使是内心里对一个女人有强烈的欲望也应压制下来,或者写写可以流传千古的情书,或者远距离的观瞧,总之是要上升为精神之爱的。折磨了自己才是崇高的入门学问,然后才可以谈神圣。异于常人才可以是圣人,做的事才有可能是神圣的事。
中世纪的时候,但凡神像大都瞪着超大的双眼,各个像天外来客,直勾勾的盯着你,肃穆庄严,不自觉的就让人升起敬畏之心。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保罗或彼得开始像劳务市场上的农民工,就连圣婴也像邻居家的小脏孩的时候,人对此便失去了神圣感,而成为了家庭的装饰品,这时教堂在如何幽深,如何开阔,如何哥特也一点没有用了。
凡人是破坏神圣的魔鬼,人心中的欲望总是些饮食男女,总希望会享受凡人在世间的一切快乐,神圣对人来说基本毫无用处。但也不一定是这样,人类之中还有康德、尼采、克尔恺郭尔一类的人物,没有太多的物欲,又不近女色,整天思考人的终极命运,探讨神的灵的存在,在尘世间也建立起神圣的殿堂。这类人不多,但的确有。
我在一本书上就读到一个神父的故事。这本书的书名就不说了,反正除了我大家谁也没有见到过,而且还是拉丁语的抄本,即使大家看到也会读不懂的。这个叫拉扎法尔的神父本是勃艮第地区的大主教,他从小就立志献身给上帝,他学识渊博,会做很多法事,从圣洗、坚振、感恩到婚姻都做的一丝不苟,当地种葡萄的农民在弥撒仪式上深切的感受到宗教神圣的存在,都十分信仰他。然而在他很老的时候,大概70岁的时候吧,他却投河自杀了。
原因是这位拉扎法尔神父在一次为病人傅油礼上,不慎打了个喷嚏,他认为这破坏了神圣。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