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与哲学
(2010-02-07 09:48:52)
标签:
杂谈 |
我们人类一直对艰难高深的事物总是很感兴趣,即使是到公元3000年以后这样的习惯也一定不会改变。
当我们在思考某种事物时,往往会用复杂的逻辑推理来论证,用文字来进行这一过程时,我们就称之为“哲学”,而用数字来进行时,我们一般把它称为“物理学”。我在读书时发现好多我们认为是哲人或者是物理学家的那群人一直在用他们不了解的去解释所了解的,笛卡尔就曾经暗示过这一问题,他曾写道:“我的头脑永远不会了解我的身体,不过它已经跟我的双腿颇为友好。”我想象不出还有什么比这更说明问题的了。
比如我家楼下的清洁女工就问过我“我们真的能了解宇宙吗?”我的天!在三好街不迷路就已经够难的了。可我要说的是,那东西真的存在吗?据书上说,宇宙是一种物质组成,我们把这种物质叫“原子”,要么也可以叫它“单子”,我二舅就一直这么叫。当然,我不认为这有什么错,德谟克利特说是原子,莱布尼兹说是单子,看来我二舅还是支持后者的,幸好他与德谟克利特两人从未见过面,否则肯定会有一场很沉闷的辩论。这些“粒子”出于某种原因或基本原理,或者某地方的某物坠落而处于运动状态。问题是这些粒子假如很喜欢大量的吃鱼,那么它的运动方向将会朝向大海,引起潮汐或海啸;假如它们喜欢的是陆地的某种蕨类植物或者对再塑地面景观感兴趣的话,那它一定会带来一场地震。不过即使是我们知道了物质运动的这一切,当然也无法解释灵魂为何不朽,也不能对来生解释一二,或者解释我二舅何以一直觉得阿尔巴尼亚人欠他3000美元。在物理学家看来这是哲学家的事。因为在公元前376年希腊政府组织“第六届世界学术大会”上就以明确规定了,虽然起源来自于波斯哲学家奥利奥最终一拳击倒迦太基物理学家旺旺仙贝而赢得的这个权利。
大家都知道哲学家们聚在一起时最喜欢谈论的则是“第一起源”之类的问题,我在喜来登酒店的大堂里就经常见到这些高谈阔论的人。第一起源(即上帝,或者是一阵大风)和关于存在(本质)的任何目的论概念之间非正式关系据帕斯卡尔所言,“如此荒唐,甚至不是有趣的(滑稽)。”而在叔本华看来这一切都可以称之为“意志”,不过在他的私人医生眼里这一切都是由于干草热引起的。当然,叔本华到了晚年时他变得因意志而受苦,或者是他越来越怀疑他自己是不是莫扎特。
而我二舅最近一个时期以来被物理学与哲学纠结的越来越近乎癫狂,我唯一能做的是将他书房里所有关于物理学和哲学的书籍全部拿到废品收购站卖掉,总共收入24元2角7分,这还是照顾价。
(本文写作时曾参考《科学美国人》2008年第5期发表的Tiesan
Shail博士《Physics Dbuakueu
by bithualify》 一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