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写博

(2009-07-30 05:06:15)
标签:

杂谈

几年前给学生上课的时候,有学生突然问我你怎不写书啊?想必他以为写书是件很容易的事。后来他又说可以写博客,将我每天和他们讲的好玩儿的故事发上去,那时我是听说过有博客的,但从来没有往这方面去想。平日里有些话讲过就应该忘记的,记录到文字,或许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说实话,我平日里也带一个小小的记事本,如果酒后有灵光闪现,也会记上只言片语。但是要是真的整理成完整的文字,的确也很累人。
然而我不禁劝,犹豫了再三,于08年初的时候申请了一个,就开始了网上写作生涯。
写的时候,才发现这与以前所写的日记完全不同,我以为文字就像川锅,源于生活中的味道,浅的味道在感觉中,体验生命,有情趣;深的味道在思绪里,洞悉灵魂,有理趣。没有文化的人也能看懂电视,而文字需要间接欣赏,不识字不行,识字也未必真行。读是基础,品是境界。能参透《红楼梦》的人实在不多,真味道说不出来,能说出来的也只是个大概,酸甜苦辣咸而已。古人有诗云“人间不自寻行迹,一片孤云在碧天”说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鱼香肉丝的香与京酱肉丝的香不一样,而同样的鱼香肉丝,火候不同也不同。大众能分辨鱼香肉丝和京酱肉丝,烹饪高手则能尝出鱼香肉丝间的细微差别,体味的精致程度决定着审美落差。大家都有过这样的体验,都觉得应该是那么回事,可就是说不出来,其实能说出来的是作者,说不出来的是读者,读者读时才恍然大悟。“悟”字是心字旁,“吾”的心;“语”字是言字旁,“吾”的言,用我的言语说我的心向,在无意中吊出味道,好的文字就诞生了。当然,作家只能写出内在美,写不出最内在的美,并非有意欠笔,只因味道不可尽道。
杂七杂八说了这些,并非是想说我自己的文笔是如何的有味道,而是我在这近一年半的写字生涯里,真的体会到文字的艰难,科学需要智慧,而文字需要性灵。
我是极为推崇沈从文的,他的文字澄明清澈,情感内敛,平白直叙中内含深意,从不玩儿噱头,一看就是个老实人。我也喜欢的贾平凹,则让我知道无处不可用笔,人世间吃饭睡觉喝酒上厕所的所有百态都可以幻化成文字,《商州纪事》系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些大师是我的偶像,而我本来品味不算高,志大才疏,近年来偶有空闲,才弄些文字游戏,又蒙朋友厚爱,才断断续续坚持写下来,权作消闲,与这些大师本来就毫不相干。
有时我也惧怕文字,文字是有形的证据,总会被人攥在手里,于是在这里无非谈些风花雪月,假装有些老聃庄周的忘世情怀,这样仍不免让人误解,自己也解释不清,也就更不愿意理会。好在人生在世总是伴随着生命体验,采撷些日常的零碎心情很有意思,稍纵即逝的体会用这样的形式快捷记录,提炼的好或许还会通向学术整体。思考生动点儿,语言精炼点儿,是我对自己的要求。
这毕竟不是竞技运动,只看成败就没有了文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以艺术的名义
后一篇:追梦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