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葫芦僧与馒头尼

(2009-06-07 23:28:49)
标签:

杂谈

宝玉最后出家了,也许是个很好的归宿,但是曹先生或许并不这样认为,要不他也不会借一部小说去骂和尚道士,他可能悲观的以为所有的地方都是不干净的。
在书中有两件事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一是贾雨村判的葫芦案,一是王熙凤弄权铁槛寺,前者引出“护官符”,说清贾史王薛四大家的势力和裙带关系,将薛蟠为争香菱打死冯渊一案化解;后者因凤姐的纳贿弄权,拆离张金哥和周守备之子的婚姻,导致张、金二人的先后自杀,令人奇怪的是这两案都是另外人从中作了引线:一个是过去葫芦庙和尚现今应天府衙门的门子;一个是铁槛寺即馒头庵的主持尼姑智善。
曹先生说到此应该是有寓意的,我总结出家人到底是不能超越世尘,正如“前世出家今在家”的“知”者,也逃不过失身利禄的污泥一样,这时我也不能不为宝玉勘破情缘而出家担心。
回到两个案子上,贾雨村本就是个势利小人,且晋要职,其必趋炎附势,加劲奔竞,只不过刚到任上,没有摸清底细,便在公堂之上发签缉拿凶手,结果遇到了和尚门子的一个眼色,带到密室一叙,方知本是从前的贫贱故人,便即另眼相看,和尚门子借此机会,将满腹经纶一股脑儿道出,又呈上“护官符”出来,贾不待看完,便即知晓其中奥妙,久经官场,势必知道“为政不可得罪于巨室”的圣贤遗训,于是鬼捣鬼的做了一出扶乩的把戏,归之于夙孽,将薛蟠脱除杀人偿命之罪,将冯渊之死归于暴卒。薛家金玉如土,花些钱算不了什么,冯家凭一条人命,换取些烧埋之资,在青天大老爷案前,当也心安意足。案结之后,又书一封书信寄予京营节度使王子腾,说令甥之事已完,又得个巴结机会。贾雨村的左右逢源,处处应手,死者由他已矣,豪门无不欢喜,谁说能不感谢这位和尚智囊呢?
馒头庵一案,原本与凤姐毫不相干,但经老尼姑智善源源本本叙来,指出长安节度使云老爷与贾府相契,贾家又和皇帝一条裙带绦拴在一起,府内金银超过国库,但钱总是不会嫌多的。生意送上门,好利的凤姐自然热心,嘴上说自己不缺银子使,但这事本不算大事,人命算得了什么,凤姐借机还可露些手段出来。当然钱还是要的,只不过是给手下小厮点盘缠钱辛苦钱而已。假模假式一番后,凤姐开价三千两。其实智善心理明白的紧,不管你是主子挣还是奴才挣,只要李家得便宜,两条人命造成,你们怎样去分和她没有任何相干,自己横竖是要在李衙内那里拿自己的佣金。这时最有趣的是凤姐说了句特别声明的话“从来不信甚么阴司报应的。”豪门巨富,仕宦场合,所谓天理国法,自然攥在自家手里,方便时杀人越货,不便时可以随意抛洒,又有何惧?至于死后因果,不但远哉遥遥,且虚缈无据,上不惧天,下不怕地,中不畏法的凤姐自然早已看得明白想的明白,所以轻轻一纸书,派了玳安跑了一趟,将二人性命送掉,大功成矣,谁又能不说这女尼智善不是凤姐的好经纪人呢?
葫芦僧和馒头尼最后的结局还是有所不同的,智善拉过这一纤后,平平安安的或许以后大约还为凤姐成全了不少生意,又葬送多条性命;而葫芦僧的地位,终于被贾雨村寻了个不是,远远的发送了才罢。也许这个葫芦僧太过聪明,威胁到上司的地位,或者是他也过于迂腐,不曾想见官场的凶险。
这对僧尼与官宦勾结,贪赃纳贿,草菅人命,仗势弄权,空境中也难觅一处清凉气象,是那个时代的事,我想今天很少有了。至少今天的官员们不一定再会找和尚尼姑玩儿,毕竟想当官员的大都是无神论者,偶尔看看风水官运财运的不在此列,《红楼梦》里也有个张道士,就是干这个的,可惜那时的人们就信他的不多。但是今天我们的父母官在做些什么呢?我一直也没弄懂。
也许上述的事情不大会有,但今天从京里到京外,水银泻地,无孔不入,谁知道谁在勾结谁呢?反正我是一芥草民,金钱不愁不被吸干刮净,生命更不愁不贱如蝼蚁草芥,信佛信道还能有点寄托,让我有点安慰,不再感叹自己的福薄。
也许我的话刻薄,也许我们的有某些理想的官员们正在学习某个讲话精神,正在勤政爱民,克己奉公也说不定。
谁知道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