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365牧马祁连山(三)

标签:
365祁连山山牧扁都口小石壁情感 |
分类: 青春洒落的地方 |
我所在的三连,把半截墩以下的草原,都拓恳为农田。这片草原,原是我们马群冬、春牧场;半截墩以上是夏、秋牧场。
农田的扩垦,使我们马群的放牧区域渐小,连领导不得不让马群,在六九年初夏,进到祁连山深处,寻拓新的夏季牧场。
这次连领导预选的,新的夏季牧场,就是这个分水岭的北坡—小石壁。
该地海拔4000米至5000米,山势复杂,陡岩峭壁多于缓坡,历来是甘、青两省牧民的混牧地。
为确保军马的安全,山丹军马场的繁育马群,过去是极少进深山夏牧的。
要到小石壁,必绕经扁都口。扁都口,甘、青两省的交通隘口,227国道经此咽喉要津,沿横贯祁连山脉南北,两侧群峰叠嶂,谷底涧水湍急的自然大峡谷,可接西宁、俄博、张掖。
我们要去新牧场,就需赶着马群,进扁都口,顺227国道,走五、六十里路,用近一天的时间,才能赶到。
因峡谷227通道,山高路窄,全连大部分牧工都不熟悉,要安全到达新牧场,不能走夜路。为此,全连四群马,都赶到扁都口旁的小香沟夜牧。第二天,东方的地平线,刚刚泛出鱼肚白,全连四群马,排成一线,鱼贯而入了扁都口。
入了扁都口,我们的马群,就让祁连山沸腾了:四群马的马蹄声,象演奏着一首,韵律极强的进行曲,响撼着山谷。
行进中的马儿,在陌生的环境中,不断错前错后,发出时高时低的嘶鸣,寻找着自己熟悉的伴侣。
牧工们此起彼伏的吆喝声,夹杂着扬鞭脆响的马鞭声,撕碎了寂寞群山的沉静。拂过山林树梢的风儿,携着谷底的涧水声,也融进了让人欢欣鼓舞的进行曲中。
好闹的牧工,在兴奋的激情中,放开喉咙,亮开嗓子,吼起了“少年”(甘肃民歌,也称“花儿”)。这边“姑娘、小伙”的恋着,那边“甜哥哥、蜜姐姐”的酸着,时不时地漫几句荤词,逗起一片哄笑声,把峡谷渲泻得没了雄浑。
西北“花儿”的浪漫,羞红了太阳,臊着艳艳的脸蛋,跳上了山尖,把峡谷映的透亮。
峡侧峰岭相连,峡腰植被繁茂,峡底涧水湍急,峡间蓝天一线。
少时,在教科书中,知道祖国西部有座祁连山;现今,在大马营草滩牧马,天天见到祁连山,若卧龙横卧的身躯;此时,进了祁连山,才真真切切的感受到,祁连山的险峻与壮美。
山中,湿润的空气、清爽的山风宜人;山间,烂漫的山花,青翠的灌木迷人。
山腰漫过几簇白云,擦肩飘渺而过,那就是雾;山颠骤积一片黑云,定会猝不及防,漫洒下一阵靡靡细雨;也会骤然砸落几多晶莹的冰雹,尚可须臾便会飘漫几许绒绒的雪花。
我们的马群,在人欢马疾中,经一天的跋涉,当夕阳蹲在西侧的山凹时,便赶到了小石壁的东山沟。
连领导带的先遣队,已将各班宿营帐篷支好;野炊的伙房里,飘散着羊肉揪片子的浓香,诱惑着人们忘怯了疲劳。祁连山里的夏牧生活,就从饱餐那顿羊肉揪片子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