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肠人在天涯
前年春天,曾到过西落坡,写过一篇游记《春走西落坡》。在文中曾记述了,相关西落坡的一段历史:
西落坡村内一古井,这古井就是成语“坐井观天”中讲的井。西落坡村上方有一告示牌,上书:落难坡山寨,又称大寨。据考正,此寨建于金代,其形制起始,仅是金人一所特建的监狱。金人南犯,掠回无能的徽、钦二宗,即囚此寨。并置徽、钦二宗,于寨内古井中,使他们每天只能坐井观天,遥思失去的南国,饱尝做金人囚徒的耻辱。
从告示牌的文中,清楚地可了解到:落坡村,其实就是徽、钦二宗,落难之地。后人为了隐去这段,汉人引以为耻的历史,就把难字去掉,称自己的村庄为落坡村。
按村人的指点,我们穿小胡同,行二百米,找到两段极坚实、高大围墙,即是金人当年所修的寨墙。
囚徽、钦二宗的古井,恐怕是后人,为遮羞洗辱,将其深堰在历史的尘埃中,早已就不知其所以然了。倒是原寨墙所围内,现植棵棵梨树,芽翠花艳,欣欣然向天地,述说着春的繁荣。

博主在此触景生情,思到杜甫的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不知徽、钦二宗被囚井中时,是否反思过:自己在儿时,所习唐诗名句,因何未解其义。在施政时,未能强化忧患意识,富国强民,抵御外辱....
今再到西落坡,村人已围原大寨墙,新砌一道类似长城的围墙。大有借此发展旅游景观的阵势,这段汉人引以为耻辱的历史,将告白于天下。

我近读了一文称:金人著《宋俘记》载徽宗“入国后,又生六子八女,”徽宗在被金人俘掠至金地,曾有近百余妃嫔同行,左右不曾离绝过女人。按此说法,西落坡曾让徽宗坐井观天的井,又如何能够关押如此众多的女人们。难道说金人会,白天让徽宗独坐井中,晚上则宽宏徽宗上得井来,与众妃嫔们效云雨之情。看来西落坡村的大寨井,曾关押过徽、钦二宗的传说,也是一段无从考证的公案。
西落坡曾囚徽、钦二宗的史实,非我辈有能力见证真伪,但徽、钦二宗享于安乐,遭丧国之耻,却是不争的史实。西落坡现在能够给后人的,一个实实在在的警示就是:盛世必先有忧患,后才有久安,警醒于此才是治世之恒言。古来史见兴衰,由盛到衰,自强至亡,无不是自腐而朽。我们执政党人,在顺境时,必须做到“美誉赞歌心不迷,美酒丽人神智清”,从根本上杜绝“徽、钦二宗被囚于敌”的历史重演。
殊不知,西落坡来过一个文人—马致远,在此写了一首词,其间有一句:“断肠人在天涯”。原未解此句何出,我游大寨,方晓:马致远也是了解大寨囚徽、钦二宗后,写出:“断肠人在天涯”的佳句。万望今后,中华大地,永不再生,沦落在天涯的断肠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