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桥 流水 人家

西落坡让后人感到骄傲的是,不是这里曾囚过徽钦二宗,而是那位写下元曲《天净沙.秋思》的词人—
马致远,曾在此居住。他的故居,我们在前年来此时,尚未整修,随意出入。现在已在我的建议下,修缮一新,您要掏十元门票,才能进入。下面就是我前年来此后,写下的游记摘抄:

“寻到此村另一古迹:马致远故居。其坐西朝东,是一座四合院。故居门前是小桥流水,门前的影壁墙上写着“马致远故居”,并有马致远生平的介绍。
绕过影壁进院子,见院子规整,东南西北四面都为房间,每面三五间。因久无人居住,院落残破不堪,野草丛生,杂物满地。

马致远其名,少人明晓,但其传世元曲《天净沙.秋思》,可是路人皆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查资料:马致远(约公元1250—1323年),其名不详,致远为字,号东篱。生卒年不详,只知其晚于关汉卿,而早于散曲家张可久。
他曾任江浙行省务官,生平事迹不详。从他的散曲作品中,略晓他年轻时热衷功名,有“佐国心,拿云手”的政治抱负。马致远著有杂剧十六种,存世的有《江州司马青衫泪》、《破幽梦孤雁汉宫秋》等七种。其散曲也负盛名,现存《东篱乐府》,收入小令104首。

元末明初的贾仲明在诗中说:“万花丛中马神仙,百世集中说致远”“姓名香贯满梨园”。
马致远杂剧的作品风格:语言清丽,声调和谐,朴实自然,语句精致,疏宕豪爽,雅俗兼备。豪放中显其飘逸、沉郁中见其通脱。
马致远因不满官场的腐败,在经过“二十年漂泊生涯”之后,似看透人生宠辱,遂退隐林泉,过着“酒中仙、尘外客、林中友、曲中游”的生活。据我们所遇马姓村民,他们称是马致远的后人,说这就是马致远退隐林泉之所。
他的名曲《清江引·野兴》 :“西村日长人事少,一个新蝉噪。恰待葵花开,又早蜂儿闹,高枕上梦随蝶去了。”就是西落坡村的写实吧。

我们离开马致远故居,前行欲穿村返城时,感到西落坡村规划有致,四处整洁;随处依沟渠,自然和谐地,构建多处小桥流水人家。让人感觉到,你恰似陶渊明,踏进了东篱先生的梦中胜境:“世外桃源”。切实看到,喧闹躁杂的都市外,还真有一方令人舒心的净土。”

而今我们再访西落坡,见马致远故居已在收取费用,就没再登临马致远故居的门槛。但“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象,已然呈现在韭园村的整体规划改造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