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胜利谜作的革新意识
(3)
苏德友
三、顿读的应用
顿读法是通过改变读谜节奏的一种改造谜底的方法,好早就有,并且已载入灯谜典籍中,有论述有谜例。但是过去用这种手法做谜的不算多。
“遇到醉酒元次山(四字股市用语)逢高了结”。这条谜谜底“逢高了/
结”顿读,唐代文学家元结字次山,扣合上“名”“字”借代,“结”字是谜眼。
“语塞思路断(三字口语三)说不通、想不通、行不通”。面上“思/
路”间顿读。这个顿读暗藏机关,猜众往往会把“思路”看作是一个完整的概念,通常不会把它分成两个词来理解,如果不看清谜目就会遗漏第三个底。
“半夜鸡啼现原形(电信名词一)本地主叫”。本谜谜面应该是现代的故事典,著名“战士作家”高玉宝创作的长篇自传体小说《高玉宝》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小说中的《半夜鸡叫》等章节编入小学语文课本,教育了几代人。谜底“本/
地主/ 叫”两处顿读扣合谜面,
“纱帽底下无穷汉(百家姓五,共六字)任、上官、全、富、翁”。百家姓的单姓和复姓为制谜提供了灵活组合的零件。不过,组合起来还是要考验制谜者的联想能力。这条谜的底句“任、上/ 官 / 全 / 富、翁”,用了顿读和“连读”。其中“任、上/ 官”处连读加顿读,“富、翁”处“连读”。谜底中间插了一个复姓“上官”,我们姑且称是类排比句。由于顿读和连读同时出现在同一谜底中,使这条谜读起来抑扬顿挫,音乐感很强。
“虎城汉卿交情深(五字对某生考评语)杨同学良好”一谜,谜底“同/ 学、良”处顿读,扣合谜面,谜底撰次顺畅自然。
(未完待续)
注:收录于《浮香斋谜艺》(2016年吉林文史出版社)。作者系中华灯谜学术委员会常委、申遗办公室主任,宁夏灯谜学会会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