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胜利谜作的革新意识
(2)
苏德友
二、“撰底谜”的探索
笔者把“造底谜”或“底材延伸艺术”“灯谜底材边缘化”这类谜称之为“撰底谜”。因为“撰”字有“写作(创作)、撰述、撰次(编辑、排列)、杜撰(臆造,没有根据地编造)”等意义,基本能涵盖这一类谜作的创作方法和可能出现的情况,并且避开了“造底”这一灯谜术语“改造谜底”的固有含义。
现在谜界有四种灯谜技法很流行:撰底、顿读、卷帘、拆字,最近又流行梨花谜。这些技法,或不用查谜材只要重新巧妙组织底句,或改变灯谜阅读节奏,或倒置阅读顺序,或错综的拆拼,或以声音为媒介的谜底变化。后四种已是老的手法,被翻新细化。前一种也是在连缀式谜底的基础上,冲破只用现成谜材为底的传统规矩,更充分地“改造谜底”,从巧妙撰次底句的变革中发展而来。
“撰底谜”的存在,有它的合理性,这种合理性也有它的范畴和界线。撰底谜的合理性首先是满足了网络族和手机族的灯谜需求,他们工作忙、追求快捷,更希望从“脑库”搜索,而不情愿从“书库”中查找。“撰底谜”的合理性还在于,它能适应灯谜猜射的需求、竞赛的需求、难度的要求和趣味性的满足。追求谜味的撰底谜更多游戏的性质,有直接的娱乐成分。由于“撰底谜”的底句相对现成底材的底句较为松散,意义较为模糊,所以谜目的设定都较长,须对底句的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甚至状态须做出某种限定。
孙胜利对撰底谜现象做了深入研究,写出《灯谜底材边缘化现象之研究》一文,做出了“灯谜底材边缘化”的提法。他对灯谜新事物的认识是客观的。他引经据典,追根探源。“因为这一类谜的谜底往往是不同属性的若干个底材的组合,或者说是隶属于不同谜目的若干个底材的组合”,如例1的“焦处长起草”是姓氏+职务+公文用语,他举出许多这样的典型谜作,对“灯谜底材边缘化”的提法进行分析辨义。孙胜利也尝试着制了些类似谜作,如:
“灯谜选佳盼榜首(著名谜刊带刊物用语)文虎摘锦第一期”。谜面是谜人灯谜创作的普遍心理,就像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评佳夺冠的谜人可能也不算是有志气的谜人。谜底撰句也很顺当,没有斧凿的痕迹。从谜面到谜底的关合特别畅快,底句“第一期”是“盼榜首”的倒叙,“期”字由面中的动词改变为底中的量词,改变词性别解,造成全谜整体上的歧义。
“‘不思量,自难忘’(八字年龄比较语,含冠姓称谓)大苏记者老伴十岁”。谜面用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是宋代苏轼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所写的一首悼亡词,上阙记实,下阙记梦,虚实结合,衬托出对亡妻的思念。谜面撷取上阙“不思量,自难忘”两句,承上句“十年生死两茫茫”,扣合谜底。苏洵、苏轼、苏辙三苏中,苏轼为大苏。底句中还在“大/
苏、记者”处伴用了的顿读,“大”字改变词性、别解,“记者”二字别解。整谜底句撰次的合情合理。
“‘呼作白玉盘’(CCTV主持人三)小时、李咏、月亮”。用章旨法,承上叫出“小时不识月”,上下句相互呼应,自然而然地连连打三位CCTV主持人,读来顺当上口。底句中的“李”字面句虽未明示,当猜的人都会认同,有人物典的意思。由于“小时”和“月亮”形象思维的时空刻画,整谜变得“诗中有画”起来。这条谜是撰底谜,但是保留了“连缀式谜底”的印记,是否可以看作是孙胜利用谜作阐释“撰底谜”的渊源?
“‘乃强使著书’(七字知情者被迫交代气忿语)硬逼老子写经过”。谜面用成句,刘向《列仙传》中记老子出关时的情形:“后周德衰,乃乘青牛车去。入大秦,过西关。关令尹喜待而迎之,知真人也。乃强使著书,作《道德经》上下二卷。”此谜撰底时在“写经/
过”处做了顿读,底句从而生歧义。从“写”了《道德“经”》方可“过”关,变成了正底之意“写、经过”,顿然趣味横生。
“‘疑是经冬雪未销’(京剧爱好者询问语)先生是梅派吗”。唐·张谓诗《早梅 》有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谜面承上句意射出底句,张谓诗中虽未见“梅”字,但确确实实是在咏梅,因为诗名就是《早梅》,亦即先生发的是梅花,底中的“派”扣面中的“水”。底中的疑问词“吗”针对的是面中的“疑是”。此谜玩的是一个“梅派”二字,梅是花卉,也是姓氏。派有支流之意,也有流派的衍生意义。由此双双造出歧义。面中“近水”未示方位,所以孙胜利把它放在了梅后,撰次为“先生是梅派吗”也未尝不可。
“仿效阮公青白眼(六字外宾身份介绍语)法籍以色列人”一谜化有典为无典。阮公的青白眼是“眼色”,所谓“青睐”和“白眼”。谜面的色仅是黑白两种,并未渲染成多彩,也足以表达“色”义。底中“籍”和“色”是炯炯双“眼”,其中“籍”字别解。此谜联想穿越,涉及古今中外,底句毫不松散,是较好的撰底谜。
“室内二奶哭喊道:‘这么好的模特身材,成了青一块、肿一块的!’(十一字word文档排版语)居中小三号楷体黑色加粗”。此谜底面双撰句,创作难度大,猜射时估计难度也很大。扣合选择了分扣之法,字字又关照,确属不易,也具有谐趣的意味。但是,照顾到底句的十一个字,谜面也较长,为达到面句通畅的要求,难免有闲字。底句“楷体”扣“这么好的模特身材”“加粗”扣“肿一块”,稍略生硬,有斧痕之嫌。
总体上讲,孙胜利的撰底谜撰次得有章有法,控制得力,延伸有度。
(未完待续)
注:收录于《浮香斋谜艺》(2016年吉林文史出版社)。作者系中华灯谜学术委员会常委、申遗办公室主任,宁夏灯谜学会会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