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安邦智库
安邦智库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915
  • 关注人气:4,92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疏解功能之困

(2014-03-28 09:50:20)
标签:

安邦

城市

京津冀

产业

疏散

财经

分类: 安邦观点
不久前,国内某著名媒体发布了一则消息,称京津冀三地已经达成共识,初步确定将河北省保定市作为“政治副中心”的首选地。这一消息虽然很不靠谱,但立刻在市场上引发了震动。国家发改委相关人士解释说,确实在制定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但并未听说“北京政治副中心初定河北保定”这一提法。

稍微动动脑子就会知道,“政治副中心”之类的事情,肯定不是京津冀三家合计一下就能确定的。在政治中心之外还有一个政治副中心,在中国的政治生态中也是犯忌的事——在中央之外,是不是还要搞一个“副中央”呢?最欢迎这个噱头的是在保定有生意的房地产商,据说保定的房价因这个消息而涨了10%,土地也开始成为争抢的对象。

不过,这一乌龙事件倒是反映出一个事实:北京正在为向周边地区转移落后产业和疏散人口而头疼。作为一个常住人口超过2000万人的超级大都市,北京已经是个超级复杂的巨系统,有效管理和顺利运行这样的系统是个世界性的难题(可能只有日本人和德国人能把超级城市管理得稍微像个样子)。北京一方面像所有的中国城市一样,在经济增长和土地财政刺激下不断扩张规模,另一方面,北京又陷入越来越严重的“城市病”中。为经济发展而不断扩张,但扩张又带来越来越多的问题,这就是北京目前面临的困境。

其实,作为从北京诞生和发展起来的智库机构,安邦(ANBOUND)研究团队多年来多次对北京市的发展提出建议,如北京市的发展不能“摊大饼”,北京市应发展公共轨道交通,北京市应加强静态交通管理,北京的人口与经济发展要注意城市承载力等等。但遗憾的是,我们的研究和预警总是以反面的案例而被应证,而北京市的发展也逐步走到今天的局面。2013年以来,严重的雾霾天气大量出现,给北京市增加了新的改革压力。

北京近年多次提出,要以疏解人口和淘汰部分产业来为城市减压。北京各个核心城区都制定了人口疏散的目标,压力很大,而且基本上不太可能完成任务。要想解决北京面临的困境,就要思考问题出现的原因。毫无疑问,北京吸引大量的人口和资金前来,与它的首都定位和特殊的权力资源及政策资源有关。由于许多资源都向北京集中,也就导致了北京的发展机会更多,进而形成了资源、人口向北京集中的循环。

现在北京要疏解人口,就必须同时疏散资源、分享资源,而且要按市场方式来引导人口流出。我们不要忘了,很重要的一点是,北京的现状是在市场发展状态下自然形成的人口与资源配置,这不能依靠行政命令来强制要求疏散。即使是中央政府机关、中央国企,也不太可能因为一纸令下就撤离北京。如果以行政手段来强迫北京市进行调整,很可能会事倍功半,甚至连一半都到不了。谁愿意离开北京?

其次,目前的城市经济是个复杂的系统,政府认定的待转移产业,未必是市场机制下能够转移的产业。如果要强行转移,很可能会带来对城市经济的伤害。要注意的是,北京市经济已经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萧条”迹象,即使是在一些寸土寸金的核心区域,也出现了黄金地段的商业地产无人问津、甚至出现局部“鬼城”的现象。还有一些看法认为,是否可以考虑通过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价格的方式抬高城市生活成本,从而驱使一部分人口离开北京。不过,这些想法基本都不靠谱,抬高了水暖电气的价格,不仅会导致城市经济提升成本,而且还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也许外来人口还没感觉怎么样,而一些低收入的北京市居民反而撑不住了。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北京是一个复杂的城市巨系统,城市经济的形成与消失都有它的规律。简单的行政化的疏散功能而不疏散城市资源,肯定会对城市经济形成一定打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