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香港必须反思自己的固步自封

(2014-03-20 09:32:51)
标签:

安邦

香港

上市

ipo

电子

财经

分类: 安邦观点
中国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3月16日宣布,已经决定在美国而不是香港上市。最新信息称,纽约证券交易所在争夺阿里巴巴上市方面可能取得领先地位。至此,阿里巴巴放弃到香港上市终于确定了。

市场预计,阿里巴巴将通过首次公开募股(IPO)筹资至多150亿美元,成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在美上市交易之一。阿里巴巴这桩大单在美国股市是非常重要的,今年以来,纽约证交所共进行了15桩IPO交易,融资总额61亿美元;纳斯达克共进行了34桩IPO交易,融资总额27亿美元——阿里巴巴一家的融资额就比两者之和还要多近1倍!

阿里巴巴弃香港而去为自己的抉择划上了句号,但香港市场恐怕不会心安理得。即使是站在不相干的大陆市场角度来看,我们也认为,香港市场的确需要反思和检讨一下香港的市场制度变革问题。

阿里巴巴离开香港,表面的原因是香港股市坚持“同股同权”原则,不允许多层股权制度存在,意在维护公平的市场制度。这就使得想通过多层次股权制度来保持管理者对公司控制的阿里巴巴,无法在香港上市。香港重原则甚于重利益的立场看似正确——香港不愿意为任何人而放松自己的标准。然而,香港在坚持原则而放弃一桩150亿美元融资大单的同时,是否也应该对自己进行反思?

在安邦(ANBOUND)高级研究员贺军看来,香港的确应该好好反思。实际上,我们在2013年9月的分析中就曾提到,香港的问题不在于是否丢掉一桩生意,而是有更大的事情需要担忧——香港的视野是否正在变得狭窄?香港是否正在丧失制度创新的勇气?香港的竞争力逐渐下降是否与创新意愿下降有关?

在我们看来,香港在市场制度上缺乏创新是个重要问题。从阿里巴巴弃港赴美来看,香港在固执地坚持已有制度的时候,却很少考虑到根据形势的变化来谋求创新和突破。过去香港曾经以创新精神引入了H股和红筹股在港上市,这极大地促进了香港资本市场的发展,为什么现在面对新情况却不能继续创新呢?一个规范公平的市场当然要坚持公平透明的制度,但市场制度也需要变革和发展,不能一味固守。香港应该扩大视野,从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而不是短浅地争论投资者公平。

举一个例子,新加坡是一个政府管理严格、清规戒律很多的国家,其领导人也崇尚儒家文化,但在现实的发展压力之下,新加坡照样开起了赌场。日本现在也在讨论是否开赌的问题。实际上,香港目前也在考虑是否开赌的问题。市场变了,形势变了,政策和制度也应该跟着发生变化,这样才能维持一个市场持续的竞争力。

香港金融发展局主席史美伦女士日前在回应阿里上市与港交所“同股同权”规则冲突时表示,其实目前香港对上市规则的检讨正在进行,在任何市场,监管永远是落后于市场的,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注重法治精神,依法办事。她还表示:“水至清则无鱼,但我们不允许浑水摸鱼”。史美伦的表态虽然强调了香港注重法治精神,但也含蓄地表示了香港需要自我反省和检讨,如果监管不能跟随市场变化而变化,那么监管就真的永远落后于市场,而且拖市场的后腿了。

世界上几乎所有成功的资本市场的发展历史都显示,发展与监管永远都是一对相互刺激、相互制约的矛盾,而理想的发展模式绝不是用监管去限制市场,而是用规范去推动市场更好地发展和创新。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如果香港开始固步自封,那将是香港国际竞争力下滑的开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