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安邦春节福利环保节约财经 |
分类: 安邦观点 |
因此,在这个关键的转折点上,无论是国家治理还是发展经济,我们必须振作,必须要有精神,必须展现出自信和发展前景。今年的春节,就是这样一个关键的时点。
但问题是,现在各地政府显然对于今年是关键年的理解有很大的差距,对于维持信心、保持经济增长、推动改革的自信显得不足。以当前的市场环境为例,在中央高调持续反腐的背景下,大家忽然之间都在谈论“节约”的问题,各种节约的形式和应对节约要求的招数,都成为大家热衷的谈资。
有段子称:某地方政府到北京来“跑部”,联系中,部里的官员专门电话叮嘱,千万不要带东西来,现在正在倡廉的风头上。结果地方官员空手而来,喝了两杯清茶之后,悻悻地离开,双方都颇不自然。不过,也有人表示,节约的口号虽然提得很响亮,但真要送礼,实际上也不受影响,只不过是方式变了,该收还是收。
从整顿官场来看,是否真地节约了社会资源还有待观察,但现在的实际效果是,部分领域的消费出现了萎缩,一刀切地整顿连带影响了市场,老百姓的春节似乎也给“节约”掉了。观察一些城市,从今年元旦到现在临近春节,很多城市的公共生活显得十分萧条,上海好赖还在南京路上放了串灯,其他的张灯结彩今年全没了。从外地回到中国的政治中心北京,发现原本属于公共服务的节庆安排基本上都没有,更显得一派萧条景象。
安邦(ANBOUND)首席研究员陈功表示,反腐倡廉节约都是好事,但对于什么是节约?节约什么?怎么节约?这需要有客观的分析。在陈功看来,中央要求的节约主要针对的是官员,要求官员节约是为了扭转过去弥漫官场的奢靡之风。不过,提倡节约并不能影响老百姓应该享受的公共服务。过春节张灯结彩,这是公共福利,是财政必须得给老百姓做的公共福利。但现在一谈节约,是不是真的节约了不知道,但老百姓的公共福利却真的给省了,这种做法就有问题了。老百姓会问:这是给谁脸色看呢?
从政策执行的角度看,陈功指出,问题的重点在于,春节并不属于官员们,春节是中国文化中最为重要的一个节日,延续了数千年时间。人们对未来的期盼,对未来的希望,以及未来的结果是好、是坏,都反映在春节的气氛当中。所以,让春节有气氛根本不是一个节约不节约的问题,这在中国就是一项社会公共福利,各级政府有责任将它搞好并且完善。真正的节约,那是政府的事情,节约节的是政府,而不能是老百姓。
至于为了春节的节约和环保而限制放花炮等建议和安排,基本上属于瞎扯。大范围的雾霾是气候级(或者气象级)的因素导致的,而雾霾天的变化也不是放鞭炮所能影响的。十个春节的鞭炮加在一起,也不如一场沙尘暴的危险大。这方面,如果听一些伪专家的意见,会影响了春节气氛这个大局。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中国的节约之风不能成为一场严寒,它限制的应该是政府官员,而不是普通百姓的基本生活和享受。春节氛围是政府应该提供而且老百姓应该享受的公共福利,它不应该“一刀切”地被节约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