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陈功:均衡竞争下的贸易与和平

(2013-09-30 09:43:53)
标签:

安邦

全球化

数据

信息

舆论

财经

分类: 安邦观点
这里有两个概念要介绍。

第一个概念是均衡竞争,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安邦咨询(ANBOUND)的首席研究员陈功。这个概念发源的时间比较早,在《陈功三论》的演讲集中,得到过更为全面的阐述。均衡竞争的理论并无什么特别之处,什么是均衡竞争?均衡竞争意指未来世界在社会理性、文明以及成本的综合推动下,未来世界的竞争将是以均衡为导向的、淘汰极端势力集团的不完全竞争。

在这个概念之下,竞争是永存的,但均衡才是未来世界追求的主流目标。均衡因竞争而遭到破坏,并由竞争再度实现均衡和秩序。所以,在这个理念之下,害怕冲突的发生是愚蠢的,不惜代价的回避也是没有必要的,在均衡条件下,冲突和竞争更多的是低烈度的战略测试,大都属于烈度有限的事件,并且最终都会回归均衡和秩序。那种你死我活的、共同毁灭的战争,在未来世界更多的是属于艺术家们的想象,今后将会难以再度发生。

均衡竞争的概念,是一个趋势性的大判断,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攸关未来的战略框架。在我们的世界,未来究竟应该怎么做,毕竟要有一个框架才能形成理智的计划。口号属于舆论,战略属于政治。在我们的世界上,认识是一种权力,解读则是另一个层次的事情。我们已经解读过大量别人的理论,但少有自己的认识和观点。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不安全感的世界里,但如果我们能够为这个世界的未来提供自己的认识,则我们就有条件起码能争取到更多的话语权。

问题是,均衡竞争是现实的吗?

回答这个问题,请看第二个概念。

第二个概念是贸易与和平。这个观点的提出者是专门研究冲突的学者马歇尔(Monty Marshall),他的研究表明,自从1990年以来,世界范围的武装冲突的数量以及强度都在不断下降。这个观点是令人吃惊的,尤其是对民族主义倾向比较严重的人来说,更是如此。它充满暴力和八卦的报纸和电视向人们提供的印象大为不同,让人不得不认真看待此问题。

马歇尔指出,他的数据分析表明,随着全球贸易的迅速发展和全球民主国家数量的增多,各国寻求和平解决争端的可能性似乎随之加大。当然这个观点支持的其实是起源于18世纪的民主和评论,但几乎毫无疑问的是,用全球观点来衡量,自1946年以来,到了本世纪的2012年,全球民主国家的群体数量已经大幅超过了50%。

有趣的是,马歇尔的研究还提供了一条全球冲突曲线。这条曲线的一端是1946年,代表性的战争冲突是印巴分治所引发的战争,内中的屠杀事件,让人印象深刻。随着时间的向后推移,这条曲线是陡直向上攀升的,70年代越南战争的血腥是很典型的,还有无所不用伤亡惨重的两伊战争,以及再后来的海湾战争。到了1992年,这条冲突曲线来到顶峰,此后在人口超过50万的国家中,只有不到1/3的国家经历过重大政治暴力事件。虽然这个时间段内,依旧有卢旺达大屠杀、刚果战争的发生,但到2012年为止的这条曲线由此开始了几乎笔直的向下倾斜,而且冲突的烈度也大为减缓。

两个概念告诉大家的理念几乎是相同的,财富有助于平息怒气,信息的透明度在现代社会必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所以,现代社会,争议并不一定导致剧烈的、你死我活的、有你没我的战争事件。人们希望看到的,能够得到理解和认同的,更多的还是均衡。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中国是全球化的受益者,也是最主要的推手。今后的中国依旧有必要继续为开放而努力,因为开放才能导致均衡和秩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