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基尼系数人口市场安邦劳动力财经 |
分类: 安邦观点 |
在安邦首席研究员陈功看来,上述对基尼系数的质疑并未抓住要害。其实,市场经济是残酷的,越是市场化程度高的地方,基尼系数越高;大企业越多的地方,基尼系数越高。比如,南非的基尼系数0.57、巴西的基尼系数0.56、阿根廷的基尼系数0.48、美国的基尼系数是0.45。离我们近一些的地区和国家,香港的基尼系数是0.54,新加坡的是0.47,全球平均是0.44。安邦特约经济学家钟伟在内部讨论中也认为,对于国家统计局首次公布基尼系数,重要的并不是谩骂和讽刺,而是需要面对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
在陈功看来,要找到准确的基尼系数是很困难的,如果有人敢保证自己的基尼系数准确无误,那是在胡说。一个重要原因是,在中国规模很大的地下经济部分的收入,统计部门是不可能知道的。所以,基尼系数从来只是个参考数据。从相关报道来看,面对质疑,国家统计局解释了半天,说的不少,但并没有说清楚这一点。
不过,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相关统计数据中,最吸引安邦研究团队关注的内容不是基尼系数,而是劳动力人口的变化数据,这是衡量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硬指标。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统计局宣布,中国的劳动人口为9.3亿人,比上年减少了345万人,这是近几十年来中国第一次出现劳动人口的绝对下降。对比稍早前国家计生委的表态,“中国计划生育政策不动摇”,我们就应该知道人口问题的严重性。在中国,劳动人口的绝对下降,远不止是个数量减少的问题。
首先,劳动人口的数量与劳动能力是两回事。中国的劳动能力一直是下降的,因为“独生子女”的家庭负担大,需要一个人养几个人,因此不能用正常家庭的劳动人口能力来评估。过去中国的劳动能力没有绝对下降,多少还有一些增长。但现在的劳动人口的劳动能力则是绝对减少,这意味着问题就更严峻了。中国虽然还有9亿多劳动人口,但如果真实的劳动力也就相当于其他国家的4、5亿人,那就说明问题很严重。这样的结果难以靠劳动人口数量的强词夺理已经说不过去了。
其次,劳动人口出现300多万的绝对减少,数量规模并不大,但关键问题是,这在中国是一个信号:今后中国的劳动人口绝对减少还会加剧,很可能出现断崖式的下跌,下降的规模数量会越来越大。因此,现在的劳动力数量变化显示的只是一个拐点,这才刚刚开始。如果未来劳动力数量减少从几百万人的规模发展到上千万人的规模,这意味着劳动力人口数量的减少将会加剧到来。对比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定位,这种局面将非常可怕!
第三,中国的人口“负红利”时代将会到来。陈功过去多次表达一个观点,中国的人口红利已经结束,今后就是“负红利”时代了!本来中国的教育体制就有问题,新增劳动力的素质和能力普遍较弱,再加上绝对数量的减少,今后中国恐怕不得不依靠放开移民了。在此背景下,中国尽快制定移民法已经是大势所趋。事实上,现在即使完全彻底地开放“二胎政策”也没用了,因为人的再生产不只是个生育问题,还要有漫长的教育和技能培养问题,要让现在的第二胎成为劳动者,那也是至少20年以后的事情了。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总的来看,基尼系数不是关键,重要的是中国的人口问题已非常严重,现在中国已经处于现实的危机之中,而不是将要遇到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