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基金和券商半年报陆续披露完毕,市场关注的基金分仓数据也浮出水面。一份券商内部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6月30日,所有券商共取得基金分仓收入28.42亿元。有意思的是,像上半年的股市一样,基金分仓收入这块也出现了“深强沪弱”的趋势:排名前十位的公司中来自深圳的券商占了一半以上,而上海券商传统的市场份额正在被近年崛起的深圳券商所占领。
据Wind统计,上半年获得基金分仓佣金的前十大券商分别为申银万国、中信证券、国泰君安、中金公司、招商证券、安信证券、海通证券、华泰联合证券、国信证券、中信建投证券。就在几年之前,申银万国、国泰君安都曾占据过10%以上的市场份额,加上海通证券,三家沪上券商曾占据了将近30%的市场份额,如今都已下滑近半。出现在股市上的“深强沪弱”再现基金分仓市场。
深圳一家券商的研究部门负责人表示,这是市场化竞争的必然结果。而上海有关方面的想法则是尽快将几大券商运作上市,而从已上市券商市场份额依然下滑的表现来看,券商间的竞争并不是“一上市就灵”的。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上海券商大多有国资背景,以申银万国和国泰君安的大股东上海国际为例,分析人士表示,“上海国际的成立本身就是政府行为,它通过行政手段把一些金融机构捏合起来,他们的高层基本上都是政府官员出身,本身在市场化的一些金融机构中的工作经验比较少,所以他们的行为方式、思维模式很难摆脱国企运作模式的影响。”真正在市场上拼杀,那些豪华的券商反而中看不中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