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元升值引发斩仓行为或成为下一轮风暴导火索

(2008-03-27 13:45:14)
标签:

日元

升值

财经

 

   1998年日元升值之后出现的俄罗斯债券危机,让重仓该债券的长期资本公司倒闭破产。现如今,到底有多少人借日元投资了多少股票、房产和其他资产呢?没有人知道准确的数字。我们唯一能够肯定的是,在日元大幅升值之后,肯定会出现大批投资者被迫斩仓的行为,并很可能有大型机构因此而破产。

   2006年5月,日本加息使得利率突破零利率,这一轮日元升值引发的斩仓结果是全球商品市场暴跌30%。2007年2月,日本的第二次加息预期,让全球股市经历了一轮暴跌。随后,美国开始出现次贷危机,并一直延续到现在。如今去追问到底是投资者抛售资产引起日元升值,还是日元升值引起投资者抛售资产,已经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2007年到现在,美国股市几乎每一次大跌,伴随的都是日元的大幅升值。

   自从2007年6月美元对日元达到阶段性高点124.15之后,日元汇率就一路震荡上扬,到2008年3月14日,日元汇率攀高了12年来的历史高峰98.9。期间,日元的累计最高升幅达到了25.5%。回想十年前,日元也是在升值25%之后,让本已经身处俄罗斯债券危机的老虎基金巨亏,让长期资本公司轰然倒塌,十年后的今天,我们能幸免于区域性的金融危机吗?

最起码从最近全球金融市场传来的一系列消息来看,区域性的金融危机或者大型金融机构的倒闭破产,很可能在所难免。

   去年2月全球股灾之后,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亚洲首席经济学家陶冬专门为此做了调研,并得出结论认为:次贷危机对金融市场的冲击,应该远小过日元套利交易可能对市场造成的震撼。次级按揭出事,牵连银行、发展商、10%左右的按揭借款人,可能将美国上半年GDP推低0.5%-0.8%,但属局部危机,没有套利交易那样的金融联动性。或者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来理解陶冬所说的话:日元套利平仓交易如果大规模发生,这对陶冬这样的人所在的一类大型金融机构的投资信心的打击,将显著超过次贷危机的影响。

   那么现在日元已经升值超过25%了,下一个爆破点会在何处?从我们已经获得的信息来看,习惯采用高财务杠杆的全球私募股权基金和对冲基金,可能是爆破点之一。日前,凯雷资本公司就声称,它在数个工作日内就接到逾4亿美元的保证金追缴通知。凯雷资本表示无力支付这些保证金,因此债权人已开始对其抵押支持债券的担保物进行止赎。我们无法知道还有多少个类似于凯雷资本这样的4亿美元,但我们可以确切地知道,一场资产的斩仓大潮似乎已经无法避免。

   另一个风险爆破点,则可能在最近数年大量发行债券的新兴市场国家。在过去的数年时间中,新兴市场国家高企的收益率吸引了大量有着高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其中不乏对冲基金和私人股本基金。不过现在的情况已经不太一样了,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信用收缩,使得这些基金再也无法融到“便宜钱”,而日元升值则使得投资者原先从日本筹得的“便宜钱”,其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利润都瞬间化为乌有。这些投资者如果要维持他们的头寸,在缺乏更多新的融资渠道的时候,将被迫抛售这些新兴市场国家的证券。

   现在几乎全球的金融机构都在指望着美国央行能够用直升机洒下更多的钱来救命,他们也同时预期日元汇率的继续攀升,可能将触发美国和日本对汇市的联合干预,虽然他们也认为美国政府和日本政府现在并不会这么干。

   看来巴菲特放弃救助美国的债券保险业是正确的选择,因为现在全球机构都在做空市场,巴菲特又有什么理由做多呢?巴菲特在用行动告诉我们:市场还未到底。

   我们曾经在去年1月、2月、3月和7月反复警告的日元升值风险,终于在逐步兑现。身处日元区的中国不能有任何侥幸的心理。做好危机的准备,把握好危机中的机会,始终都是应该坚持的最基本的风险内控机制。
                        安邦分析师 张巍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