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编辑的自我修养(转载第八章:你当创意是什么)
(2008-12-12 13:46:13)
标签:
自我修养创意狗屎堆欧洲杯灵感 |
第八章 你当创意是什么?
一天,助理问我:“为什么你能想出有创意的选题?”
我想,很多猪头编辑都在问别人,或者问自己“为什么想不出有创意的选题?”
我先不说我怎么回答我助理这个问题,我现在更想先谈谈——创意到底有多少是属于灵感管?
嗯,没错,如果一个有灵感的创意一定是一个伟大的创意。但是,灵感终究不是你闭着眼睛“天灵灵,地灵灵”就有的。万一你需要创意的时候那个该死的灵感就是不来,怎么办?显然,坐在那发功或者憋到便秘是没用的。
所以,我要说的就是,当灵感不在的时候,你如何用可执行的方法让自己想出不错的创意。
好了。现在我可以说我如何回答我的助理了。
当时,我反问那个助理:“你为什么想不出有创意的选题呢?”
她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想不出来,感觉无论怎么想都没有新意。”
然后我又问她:“你认为想选题首先要想什么?”
她说:“如何有创意啊?”
我想,大多数人说面临这样的尴尬:感觉没有什么好想的;感觉不知道该想什么。
我听完她的回答,对她说:“其实,对一个选题来说,如果你想做得和别人不一样,那么首先要知道别人对待这个问题时是如何处理的。因为只有知道别人都说了什么,才可能知道还有什么是别人没有说过的。但事实上,对一个选题来说,这都不是最重要的。在想选题之前,作为一个编辑,你必须首先知道,自己能够运用多少种呈现信息的方法;每一种信息呈现方式适合呈现什么样内容的信息;然后知道每一种信息呈现方法需要什么样的资料支撑;每一类资料有多少种获取渠道;你自己确定能够获取那些资料;每一种信息呈现方式摆在版面上是什么心态……等等等等。”说明一下,其实就是我前面说过那些作为一个编辑的基本功。
我接着说:“我们想像一下,当你将一条稿子呈现出来的所有环节都成熟于胸的时候,你再想选题。这时候你有两种选择,第一,你有了一个好的想法,然后你可以熟练的找到匹配的呈现模板,然后因为你已经知道模板了,就知道该准备什么样的资料;当你有好的资料支撑的时候,你便有广阔的创作空间,有明确的制作方向,那么你认为,当每个环节都匹配你的想法的时候,会做出不好的东西吗?”
显然不会,当时我的助理也是这么回答。
我这个话痨又接着说:“另外一个选择就是,你已经想好了呈现方式,这时候,你只需要想,这个模板中可以呈现那些信息,而这其中又有多少是原来没有人这么呈现过的。这时候,只要你确定了一个内容是原来从来没有人这么呈现过的,那么很简单,你可以按照上面说过的那个流程把专题制作出来。”
也许是这个小妹子讨好我,但当时我确实在她眼里看到了醍醐灌顶后的闪烁目光。
事实上在我经验当中,世界上任何一个方面的任何事物都可以成就一个有创意的选题。关键在于方法是否得当,所谓得当的方法只有三个原则:首先,它必须是可执行的;其次,它是引人关注的;最后,制作完成后它是方便阅读的。
很多人一定认为这么干很无稽之谈。那么我们举一个例子吧,这样看起来就会容易得多。
《混进欧洲杯》。
在那个阶段,大家都处于摸索阶段,但是对盘点的模板相当熟悉,而且,对于大事件,盘点不失为一个好办法。那么核心问题集中在我们需要盘点什么?
我们这时候就在想:大家都在看球、看比赛、看球星、看……但是,这些都是需要花钱的。这时候问题的答案即将揭晓:有没有不花钱看球、看比赛、看球星……的办法?答案就是——混进去!
接下去的一切都变得简单了,那就是,到底有多少种方法混进欧洲杯呢?能混进哪些地方呢?能见到什么呢?
到这个时候,我感觉前面的道路一片光明。
看,这就是创意的由来。很简单不是吗?
核心的问题在于,灵感永远只会光顾那些基本功扎实的人。而一个人基本功越扎实,那么由于他清楚自己能做什么,所以无论多么奇怪的想法他都能想到解决的办法,而创意也就会源源不断。
中国人在造词的时候是很讲究的,任何一个词的出现都符合一种天意。创意这个词也不例外。
最后,我问我的助理:“创意的创是什么意思?”
“创造?”
“不!是执行!那意呢?”
“意思?哦不……是想法!”
“对,就是想法!创意的意思就是:可以执行的想法!记住,永远不要陶醉在自己美妙的想法当中,一定要想到能够执行出来的办法,你的想法才是创意,不然无论多么美妙的想法和概念都是狗屎堆!知道吗?”
还是和上一篇的结尾一样,中国人缺少的永远不是想法,少的只是执行想法的办法!但愿大家看完这篇之后能够想出更多创意,而不是“狗屎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