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编辑的自我修养(转载第九章:三个关键词)

(2008-12-12 13:48:05)
标签:

文化

第九章 三个关键词

敬告:不要以为有文化的人都是好编辑!

我保证,历史上最有文化的人,比如黑格尔,比如尼采……都不可能成为好编辑,尽管他们很有文化,很有才,但作为编辑而言,他们永耶稣看起来比他们好多了,理由很简单,他将非常深刻的道理用极其简单的寓言告诉教徒,从这点来说,他太懂得如何传递自己想传递的信息了。也可以说,在3000多年前,耶稣就是当时的一个传媒大师。

 从这,我们可以发现一点,那就是信息是需要通过恰当的途径和方法才能取得预料中的结果。当然,我们不能说黑格尔之类的人在信息传递上是失败的,他们证明的是另外一点,那就是——针对不同人群,采取不同的信息呈现方式。只有二者匹配了,那么信息传递效果才能达到最佳。这句话什么意思呢,简单说就是,黑格尔他们写书说那些拗口的话就没有打算给一般劳苦大众看,他就是为社会精英准备的。大多数人看不懂就对了,要是所有人都看懂了,这个世界就出问题了。当然,那些没看懂假装看懂的人也很多,我身边就有几个。他们最大的贡献就是——成就这些卖不出去的书的发行量!也很不错。

现在我们可以谈正题了,其实,这一章在大多数类似的学术文章中都是第一章,那就是编辑到底是干什么的。

前面我们说了很多怎么干编辑这行的问题。常常说的就是你这个猪头,你应该这么这么这么干,没有说过“为什么”的问题。如果你已经将前面说的那些东西都操练熟练了,那么现在我就可以告诉你,确切讲是强调!编辑——是一个用恰当方式将特定信息传递给目标人群的人。也就是说,编辑,你的专业应该是传递信息,而不是做访问、借衣服、找场地……等等等等,这样的一切一切都不过是你传递信息的实现手法而已。那么,当你能够真正理解“用恰当方式将特定信息传递给目标人群”这句话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手法可以无穷尽,任何能够达到这个目的的方法都是合理的。如果说,在之前的很多文章中我在给猪头确定各种各样规矩的话,那么这一章就是让这些猪头将所有规矩再破了。

一定有人在说老王有病,前面说那么多原来都是可以不遵守的原则,居然写那么多来骗人。但我想说的是,对于猪头而言,在没有任何技巧的情况下传递信息基本属于胡说之列。因为他没有规矩。准确说不是没有规矩,而是不知道信息传递是应该有规矩的。而如果一个猪头在知道有规矩后只知道遵守规矩而不知道为什么要守规矩,那么当一辈子猪头也就没什么奇怪了。

好了,我最后来分析一下“用恰当方式将特定信息传递给目标人群”这句话,然后结束如何当编辑的问题。

这句话其实应该从后头往前理解。也就是,首先是目标人群!

目标人群就是受众。每一个特定人群都会有不同的接受信息习惯。这里头包括信息陈列方式啦、语境啦等等区别。但是,作为一个编辑在做受众分析的时候,不要首先看到人群之间的差别。而更应该先分析,这个人群和其他人群有什么地方是一样的。这是一个定理——任何一个特定人群与大众之间的趋同性占有80%以上。也就是说,不要说我们针对的是一个特定人群,所以我们一定要非常特别的20%特异性的信息传递方式去迎合他们。明确告诉你,当你这么做的时候,你死定了!因为这么干,你首先忽略了人群80%的共性,也就是说,他们大多数的乐趣已经被屏蔽了,没有谁会为了自己20%的兴趣去消费任何东西。

所以,受众分析首先分析“同”!当 “同”确定之后,再找“异”。而在信息呈现的时候首先要满足的也是“同”,当“同”被满足了,那么任何信息都不会显得讨厌。这时候,你哪怕只是满足了“异”的1%,受众也会开始向喜欢那个方向倾斜。

当受众的“异”和“同”的问题被明确之后,那么特定信息就好理解了。也就是受众喜欢的信息。无论是“异”或者“同”,只要是受众喜欢的信息,那么都属于特定信息。经常会碰到这种情况:一个选题报上去后,老大会说“这种选题别的某某某刊也能做!”我要说的是:“没错!他们是在做,因为他们的读者和我们是有共性的!但是这一点儿也不影响我们用我们方式做!”

这么说,很显然,我需要引出最后一个关键词——恰当手法!

还用解释吗?我前面用了几万字在说的是什么?不都是手法吗?恰当手法这时候就不再仅仅是之前说的“模板”了。而是保罗编辑行所有的一切手法。也就是任何手法,只要用在了适合的时间和地点,它都会成为最好的手法,也就是我所说的——恰当!

好了,三个关键词说完了,也就说完了如何当编辑!以后我会说一些做编辑或者媒体其他的心得!本打算用《一个主编的自我修养》当标题。但是,毕竟自己没有当过主编,所以真要这么干,一定有人会说我想当主编想疯了!不过可以告诉大家的是——我是想当主编,但我想当的那个比主编大多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