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城主夫人厦门电子数码街it动漫日本秋叶原大正电脑城希米 |
分类: 数码街的新发现 |
发展大文化,做好大服务,成就大经济.
以文化力推动经济力*以经济力展现文化力
背景介绍
厦门电子数码街几年来的蓬勃发展与繁荣兴起,牵动着在此工作的上万名IT从业者的心,牵动着无数关心着数码街前途命运的热心群众的心,更牵动着厦门政府各级部门领导的心! 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 作为大正电脑城管理者的我们,多次与IT业内人士及相关政府领导沟通,畅谈数码街未来的发展愿景,在此过程中,我们形成了对整个未来蓝图的构想雏形,并希望能够以此提供给政府作为参考,共同促成将数码街打造成厦门的新品牌的宏大理想. 今年年初, 我们形成了<<关于让“厦门电子数码街”成为中国的“秋叶原”的建议>>,并透过思明区商会的段汉民先生在两会上建言,获得了许多政协委员和相关领导的支持, 科技局李伟局长和开元街道林南河主任甚至多次前往数码街与我们当面交流意见. 经过半年来的思路完善,我们的思路概要如下: 以思明区政府的力量为主,组织此项目计划的协调工作,由市政府职能部门提供必要支持。在大服务,大文化理念的指引下,结合厦门的独特优势,组建“数码街建设文化服务推进会”, 利用汽车站搬迁的契机,将此块地纳入整体规划中, 结合思明区招商计划,把软件,动漫及其衍生的软件体验中心、动漫影院、卡通餐厅、青年运动中心、IT销后服务中心、儿童电子教育园等聚集于厦门电子数码街;再增加物流,展厅,纠纷受理中心等相关配套,并结合旅游业的资源,突显街区独具的特色,塑造街区文化形象,打造街区闪亮的名片.这样一定能将电子数码街打造成厦门的城市新亮点,厦门的新品牌.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希望我们的构想能够得到各单位的支持,共同把厦门数码街打造成为厦门的新品牌,新名片!
前 言
大正电脑城坐落于厦门数码一条街,作为大正电脑城管理者的我们,目睹着厦门电子数码街这几年来的发展与兴起,我们对厦门政府各级单位领导的辛勤指导与付出关怀表示深刻的感谢,并始终怀揣着一份感恩之心!
虽然我们是十多年前才从台湾而来,但却早已在此生根发芽,成为回归祖国怀抱的“新厦门人”,厦门是我们共同的家,我们每个个体的繁荣汇聚在厦门的整体繁荣之中, 厦门的繁荣更带动我们每个个体的繁荣.作此文,希望在一定程度上,提供给政府成为数码街未来发展的参考部分,并以自身的薄力来号召并带动相关的IT从业者,共同以小我的力量,小我的企业服务与小我的企业文化,汇聚成大我的城市服务与大我的城市文化.并最终促进数码街这一城市品牌新的升华的发展与厦门的快速繁荣.
目 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整体思路框架
一.背景与局限
现在的厦门电子数码街,汇聚了电子城,大正电脑城,假日电子城,诚森电脑城和百脑汇五大商场及部分天湖路上的临街店面,总店面数已经超过了1000家.总体来说,目前电子数码街向公众呈现出的,还只是单一的产品销售商业氛围,由于服务层次较低,文化氛围不足,没有形成独具风格的城市品牌形象,因此自然成就不了高品位的城市名片之一.所以,我们要把厦门电子数码街的建设提升到城市形象品牌打造的高度来认识!
二.品牌新定位
厦门电子数码街------市场繁荣,文化活跃,和谐有序,绿色环保的城市品牌.
三.品牌的支撑
要将厦门电子数码街的品牌打造提升到城市建设规划的层面,以“大服务”和“大文化”的理念作为支撑.四.如何打造
以政府与商界的合力,以大服务观念和大文化观念全面思考与规划,在完善与强化街区的硬件、软件及服务管理上统筹策划,分步实施,有预期的逐步完善.
(一)硬件:
1.对数码街的路面,绿化带,栏杆,广告牌,行人椅等作人性化系统规划和建设
2.设立数码街综合服务中心,负责投诉受理、业务咨询、旅游服务、综合接待等
3.将软件业,动漫业的展示平台引入数码街
4.将综合展厅,儿童电子教育园,卡通电影院,广告创意中心,青年运动中心,商务休闲等配套产业都引入电子数码街
5.结合旅游业,让数码街成为厦门的特色旅游点
(二)软件:
1.与厦门市的大型活动以及区、街的品牌活动相捆绑,整合资源.定期的举办数码节,软件节,动漫展等活动,例如每季举办街道级的活动,每半年举办区级的活动,每年举办市级的活动
2.不定期的指导商家和商场举办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提高数码街的活力
3.制作数码街的宣传歌曲,宣传卡通形象,宣传动画片等,逐步形成街区的VI系统.
(三)力量组织:
大服务环境和大文化氛围的实现,硬件和软件的推动与实现,都需要纳入城市建设的范畴来规划、落实:
1.由政府职能部门的成员为主、行业、商家共同成立“数码街建设领导小组”.
2.“领导小组”的职能主要体现在
(1)开展调查、研究,形成综合治理、规划建设的方案报批;负责批复方案的具体落实与协调工作.
(2)开展宣传推广活动,推进软硬件改造的策划与执行
五.效果预计
(一) 由单一商业色彩的商圈,转变为多元的城市文化区域
原本数码街只是IT购物场所,将来数码街却将是年轻人,旅客逛街的首选
(二) 由厦门的一条街,转变为厦门独具的特色品牌与城市名片
在这样大服务大文化的理念支持下,数码街将成为厦门的综合文化区,更成
为了福建乃至全国的首创,成为厦门特色品牌和城市名片.
第二章
一.起源
1996年,在厦门市工商局的扶持下,“个体商贸大厦”转型为“电子城”,开始正式营业。初期效果不是很理想,又过了两三年后,随着电脑和IT的普及发展,整个电子数码的氛围日益形成,而周边的卖场也慢慢地兴起和繁华起来,诚森电脑城、大正电脑城、假日电子城等陆续开张。IT市场开始在这里风声水起。
二.过去
2005年10月,聚集了大正电子市场、厦门电子城、假日电子城、诚森电脑市场及当时在建中的百脑汇专业电子超市,全长450米、经营面积达29370平方米的地块被认定为厦门市市级专业(特色)街。
2005年10月29日,我市首条市级专业街——电子数码街正式揭牌,“2005厦门电子数码节”也同期开幕。有关部门希望通过引导该街进一步做强做大来推动厦门成为闽西南电子数码配送中心。
三.现在
截止2008年6月15日,厦门电子数码街目前有电子城,大正电脑城,假日电子城,诚森电脑城和百脑汇五大商场及部分天湖路的临街店面,总店面数已经超过了1000家,几乎所有国际一流的电脑和数码品牌扎堆于此.
而我们希望依靠自身打造品牌的经验,凝聚众多商家的智慧与努力,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 立足于大服务,大文化的理念,打造出数码街的全新品牌……
四.将来
1. 软件,动漫及相关附属产业都将聚集于此,并相辅相成.
2. 在大服务,大文化的理念下,数码街将成为汇聚世界一线IT品牌及所相关配套的产业链.
3. 结合旅游业,辐射和吸引各地的人群,它将聚焦科技,文化,创意等而成为厦门的城市光廊!
第三章
一.
在厦门,有一条大家都很熟悉的街,叫“局口街”,它在自身的蓬勃发展中,迅速繁荣成了众人皆知的“女人街”,由于缺乏文化的积淀及上层次的服务环境,繁荣并没有维持多久,走了一条“自生自灭”的路子.
厦门还有一条“油画街”,它汇聚了不少有才华的画家及其作品,虽然经过宣传和推广, “油画街”打响了一定的知名度,但其没有形成大服务环境与大文化氛围,所以发展依旧不温不火,甚至和预期期望值产生了比较大的落差.
许多案例,促使我们重新审视“商业街”发展的瓶颈所在?
我们发现, 服务层次较低和文化氛围不足是最重要和最根本的因素.
二.
(一) 服务层次较低
1. 数码街的服务配套设施简单,基本都围绕着销售产品而展开,甚至没有统一
的咨询点和投诉点.
2. 商家间经营无序竞争,无法全面性的做到诚信守信
3 数码街缺乏统一的服务管理组织,服务层次与管理力度有限,导致商家的服务水准参差不齐.
4 服务行为粗放、层次粗浅,仅仅停留在卖产品和售后服务,还没有升华为卖服务卖文化的高度
5. 销售人员综合素质需要加强,服务意识淡薄
(二) 文化氛围不足
2. 各种促销活动层出不穷,但各自为营,缺乏整体的系统性和文化主题性,热闹有余,文明不足.
3. 整个数码街没有明确的品牌定位,导致文化气氛淡薄.
4. 各种宣传推广活动没有规划,不成系统,缺乏新意,草草了事,内涵不足
注:解决以上问题,商家必须共同的努力,同业也更需要政府单位的引导与支持!
第四章
一. 大服务和大文化的理念
(一)大服务的理念:
(二)大文化的理念:
二. 大服务和大文化的作用
(一) 作用之表象
服务层次较低的问题,通过大服务建设得以改善和升华
文化氛围不足的问题,通过大文化建设得以改善和升华
(二) 作用之内涵
以文化力推动经济力
一.
(一)大服务的内容
1.传统的购物销售服务
2.满足消费者各种资讯需求的服务
(为数码街注入软件,动漫,卡通电影,主题餐厅,电子教育,青年运动中心等元素)
3.配套的展厅服务,配套的商务会议服务,配套的物流与交通服务
4.开通整体的投诉纠纷处理服务
5.为旅游者设立导购服务点
6.相关产业衍生的休闲娱乐、综合服务
(二)大文化的内容
1.将数码街打造为时尚街区,除了能买到IT产品外,更成为年轻人逛街的首选
2.定期在数码街举办街道级,区级,市级的大型主题活动
3.在引入软件,动漫及其配套衍生产业后,于数码街定期举办各种大型展会
4.制作数码街的宣传歌曲,卡通人物,动画片等,借助旅游业,在全国范围进行宣传
5.合漫画\软件\电子教育
6.融合餐饮\创意\电影\旅游
四. 实现品牌建设目标的条件
(一) 优势一: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国际化氛围日益浓厚
厦门地处海峡西岸,机场﹑港口﹑高速公路﹑火车都很便利,生活旅游环境优美,国际马拉松,98贸洽会,世界合唱大赛……每年厦门都迎来无数的国际友人,加之厦门本身那么多的外国朋友,更不要说每年从全国各地来厦旅游的国内来客与朋友,旅游氛围浓厚,具备这些资源后,厦门大服务大文化理念,得以有了实现的社会背景.
(二)优势二:政府重视电子数码街和软件园的建设
厦门政府的各级部门都对电子数码街和软件园的建设发展投入了很大精力,电子数码街已经形成气候,而软件园也在不断加大投入,不管是每年的电脑节、软件节、动漫展,还是落实到平日里具体的指导和扶持,思路上都力求把电脑和软件业发展成为厦门的一张新的城市名片.
(三)优势三:数码街依旧有许多可以建设的空间
五.形成大服务和大文化的推动组织-----“建设服务领导小组”
(一)“组织”的人员构成
(二)
“组织”的主要职能
2.促进配套产业和设施在数码街得以实现
3.策划并执行数码街各类活动和宣传的开展
4.引导数码街的健康,有序发展
5.政府传达精神的桥梁,规范数码街诚信经营
6.协调组织商场和商家统一参与各种活动
7.拓展数码街的服务内容
第五章
一.短期计划:
(一):考察东京秋叶原
最现成的发展模板,就是日本东京的秋叶原,尽管不一定全盘适用,但可以前往考察以直接感受到改造后的整体氛围和服务水准。
(二):为公交车站重新正名
(三):筹建数码街“推进委员会”
如果政府有计划将“厦门数码街”的建设,提升到城市规划的高度,并以大服务,大文化的格局去运作!
(四):对数码街进行简单的硬件改进
对数码街的路面,绿化带,栏杆,广告牌,行人椅等作系统规划和建设,为将来的新数码街做好第一步的准备工作.
(五):制作数码街推广形象
我们已经制作了卡通形象(希米)用于宣传数码街的活动,如果需要,也可以让她成为数码一条街的卡通代言人,进一步推广数码街.
政府的引导下,我们同样可以向广大群众征求《数码街之歌》,并与软件园的企业合作,制作宣传数码街及厦门的动画片.
注:东京秋叶原已经用拍摄动画短片的方式,来进行宣传
二.长期计划
(一):融入软件业与动漫业
把软件业,动漫业的触角延伸到电子数码街来,后台的创造性工作依然保留在软件园等地,但前台的营销,推广,展示都放在电子数码商圈。
依靠动漫、软件等为数码街注入新活力,而通过数码街,让动漫、软件、卡通等产品更好的被消费者所面对面感知。
(二):融入周边的衍生产业
在时尚、活力的数码街上建起IT数码新品馆、软件体验馆、卡通咖啡厅,儿童电子教育中心、游戏动漫厅、科技电影院、综合展厅、青年运动馆等;
各大数码展、动漫展、创意展在此此起彼伏,这幅未来的蓝图是多么令人响往与激动!
(三):成为全国特色旅游点
大的产业链汇聚数码街后,电脑,数码,家电,通讯,动漫,软件,卡通等一次性的在电子数码街就可以被全部含盖,这在全国范围内都还是创举,也是属于群众喜闻乐见的景点,可以以此与旅游业互相结合,让外地人感受到厦门的新活力.
而电子数码街紧邻着滨南长途汽车站,有比较大的位置用于停车,更可以建立起“数码街咨询点” 或“观光介绍处” .
(四):向外国友人开通退税服务
既然越来越多的IT产品已经实现了“made in china”,而且厦门每年招待那么多来厦门旅游的外国朋友,那么是不是针对这些人群,在电子数码街设立免税商店并为这些人士开通退税的服务呢?
当然,具体怎么操作,怎么规范管理,避免产生其它问题还需要仔细指定细则。
(五):成为IT人士的大会地
每年,各个IT品牌大会,各地的代理商,经销商大会,可谓是不计其数,以上措施若能实现,更可以吸引这些人士前往厦门,把厦门建设成为一个最适合IT精英举办各种会议的城市.!
(六):打造IT产品物流基地
第六章
总结:朝着梦想迈进
在大服务,大文化理念的指引下,结合厦门的独特优势,组建“数码街建设推进会”,把软件,动漫及其衍生的软件体验中心、动漫影院、卡通餐厅、青年运动中心、儿童电子教育园等聚集于厦门电子数码街;再增加物流,展厅,纠纷受理中心等相关配套,并结合旅游业的资源,突显街区独具的特色,塑造街区文化形象,打造街区闪亮的名片.这样一定能将电子数码街打造成厦门的城市新亮点,厦门的新品牌.我们有了需要为之的动机,我们有了足够为之的优势,我们有了如何为之的方法,那么,让我们朝着梦想迈进吧……
第七章
1.厦门“电子数码街”街景
2.东京“秋叶原”街景
3.厦门“电子数码街”平面图<电子数码街周边,还有许多商场可以运用,以容纳卡通,动漫等相关的产业链>
4.为公交车站重新正名
5.